第118章(1 / 8)
琼斯的声音淡淡的,外贸员听了以后,并没有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而是说:“既然这样,那琼斯女士,请问您还是像刚才一样,只要皂不问厂家呢,还是已经有了感兴趣的厂家?”
琼斯刚才不点厂家的名字,无非就是觉得那样的话显得她太急迫,她不想被拿捏。
只说想要的皂,那就是大家都可以,只要你造的出来就行,所以,这种问法下,必然是生产厂家为她竞争。
作为采购商,她的地位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但现在,一切都翻转了,只能12美分,都是一样的价格,那她自然要最好的——琼斯点头说:“华美日化,京市日化,海市日化……”
她一连说了足足十家,别说是内行了,外贸员一听也听明白了,虽然日化展台这四天冷冷清清,成交量不大,但显然,这些大采购商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将他们了解的一清二楚。
她报的这些厂家,都是这里面要不是数一数二的厂子,要不是有几个特色做的特别好的,很识货啊。
等着她说完,外贸员就很平静地说:“我记下了,那请您稍等,我去请他们过来。”
琼斯看了看他,她见惯了因为要成交而兴奋的夏国人,这次明明是她吃瘪了,对方赢了,她瞧着对方还没很兴奋,这让琼斯觉得更郁闷——仿佛这四五天的拉扯都是白干了一样,就跟事实一样。
她坐在椅子上,怎么想都郁闷。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等着出了洽谈室的门,外贸员的脸上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日化行业的这次抗衡,开始两天大家是不知道的,作为外贸员,他只是偶尔听了一句:日化那边热闹了一上午又冷了。
他忙得很,还挺惋惜地说:“咱们现在日化产品这么多这么好,外国人不买单吗?真可惜。”
但随后,君子之约就在私底下传了开,他这才知道,冷清的背后是团结,是坚持。
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注日化展台,当然,随之他就发现,关注日化展台的人太多了,从参展的各家工厂,到各贸易团,到他们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在关注着。
大家一开始是兴奋,是佩服,“别说,日化行业可真团结啊,46家工厂,没一个孬种。”“他们这事儿要是干不成,以后就更难谈了,必须得成啊。”
谁不想谈判的时候掌握主动权?谁不想不靠补贴就能挣外汇?
只是兴奋完了,大家也担心,昨天日化展台冷冷清清,说真的,日化的人恐怕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偷偷往他们那边跑去看了看,回来后,没一个人能忍住不骂人的。
他们骂这些采购商也太欺负人了,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