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9)
约定签好后时间也挺晚了,大家自然散了。
等着进了屋子,周渔才发现,于芳菲王罗阳他们都在,谁也没有提前回去休息。
见了周渔,于芳菲就问:“周总,怎么样?”显然等消息呢。
周渔让周三春把门关了,屋子里顿时就剩下了自己人,就把今天的事儿说了说,当然着重说了签订君子之约的事情。
于芳菲皱眉说:“按理说该说的该做的该兜底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可我总担心,君子之约只约束君子啊。周总,万一呢?”
于芳菲已经不是前几年刚进入梅树村的小姑娘了,她是负责前期市场调查和开拓的,这几年梅树村商场,门市部和销售员增加幅度大,都是由她来负责。
见得多了,自然知道,大部分人是可以信任的,但也有损人利己的。
周渔就拍拍她的肩膀:“降价有降价的打法,但我更相信,这样的时刻,君子就是君子!”
埃里克和琼斯,亦或是玛利亚其实都对于这次交易胸有成竹,他们比才四年工作经验的于芳菲更有经验,也就是说,看得更多。
在他们眼里,商人就是追逐利益的,虽然夏国的工厂跟其他国家的不太一样——他们不是属于个人的,他们是属于政府的,他们的厂长就像是经理人,虽然在管理,但并不能完全做主。
这看似不好处理,但很快这些采购商就找到了其中的突破点,夏国人都想创汇,但这些工厂可不是统一的,他们是以省为单位参加的广交会,他们的交易额并入省内,而省与省之间,是竞争关系的。
他们创汇多,省的排名就高,同样,省里在使用外汇的时候,就更有余地。
于是,老奸巨猾的采购商们,根本不用相互商量,就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就让他们为了创汇竞争起来吧,你打九折,就自然有打八五折的,那自然也有敢打七折的。
反正他们的水准都差不多,而且夏国还有一点好处,明明在广交会上争得将利润都压没了,结果等到了生产的时候,如果搞不好的地方,居然会相互帮忙,他们真是太矛盾了。
但对于这些采购商来说,那真是太棒了。
他们就这样采购了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譬如说精美的草编织品,要知道,在美国,一个草编帽子可以卖到几美元,而这里只要几十美分,转手就是十倍的利润。
基于此,虽然当天晚上没有电话,让他们觉得有些奇怪,有些不得劲儿——这些厂家不应该是主动地来维护他们吗?毕竟,他们带着美金来的。
但他们几乎都没有太多想,因为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如果有人告诉他,只要你降价就可以得到一笔不小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