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4)
上了马车后, 永康就开始看妹妹的游记了。
其实永康不喜欢看书,除非是通俗易懂且妙趣横生的话本子, 可这是妹妹的,还是父皇大动干戈要国子监印卖的游记,永康只好耐着性子从序开始一字一字地认真去读。
翻了三五页后,永康没那么好的耐性了,只挑妹妹叙事的片段看,至于妹妹夸景的部分,永康承认妹妹写得挺好的,但她就是没兴趣。
跳着看速度就快很多了,当马车停在大公主府门外,永康已经看完了《山篇》、《水篇》共四册。
回了家, 永康继续翻看《民篇》两册,里面多是介绍各地百姓的服饰乡音饮食以及房屋建造的特色,因为与百姓打了交道, 趣事稍微多了些, 譬如父皇路过一片稻田时居然带着二哥、张肃等人下田去跟老农学习如何割稻了, 并询问了稻田这几年年份的亩产,譬如妹妹在福州海边跟着几个小孩子一起赶海捡螃蟹等海产,交谈中了解到渔夫出海的艰辛与危险。
永康很是羡慕,她还没见过大海。
《民篇》从京城郊外的洛河两岸百姓春耕开始讲起, 结束时竟也是在京城, 因为是这册书的最后一段,永康看得就细了些。
“南巡九月,历经寒暑,终于重回京城,吾心甚慰。”
“然帝驾才抵城门, 惊闻定国公病逝噩耗,父皇悲痛欲绝,吾亦哀思如潮。”
“定国公邓冲,大齐开国名将,为安云州边民征伐骠国,功成时不幸身染瘴疠。”
“将士为国为民而战,亦出于民,父皇开国治国,亦出于民。”
“故先有民再有君国,君民一心、国民一体,如同舟共济。”
“臣民有报国之心,吾等皇室子女也将倾尽毕生之力,护大齐国强民富、威震四夷。”
永康的视线定在了最后几行字上,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算她的学识有限,永康也知道妹妹这几句写得极好,像圣贤书上一些名臣劝谏君王爱民的话。
紧跟着,永康又记起了前面几册中,妹妹也时常会感慨父皇的爱民为民之心,包括妹妹自己,动不动也会从一些小事引到如何富民上头。
永康终于明白父皇为何会这么喜欢妹妹的游记了,因为妹妹一直在夸父皇啊,对遇到的百姓山河也多是喜爱赞美之词,百姓们看到这本书后,肯定也会觉得父皇好,觉得大齐的王爷公主比前朝鱼肉百姓高高在上的那些王爷公主好!
既然明白了父皇为妹妹出书的原因,最后的《物产篇》永康便只是简单地翻了翻,没想到匆匆几眼居然还被妹妹勾起了几次口水,什么直接放进水里煮就鲜美无比的海蟹,什么稻田里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