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本章有点不讨喜(11 / 12)
张玉书、熊赐履等人真是够意思,选的主考官也是个公正的人。
胤礽大乐,又拉了儿子来教育。
“让他们看到好处,就会往前冲,在这一点上读书人与小人没什么差别。”
“使其知道畏惧,说话做事就会小心谨慎。”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既是治国,也是用人之道。”
弘旦只是有一点疑惑:“汗阿玛这样判戴名世与方孝标,会不会略重了一点儿?方孝标是受吴三桂伪官,可当年已经不追究了,现在又拿出来说事儿……”
“糊涂!”胤礽斥了他一声,“不追究了他就该老老实实,现在他不老实了,那就别怪我翻旧账。账本儿翻了一页,你眼下看不到了,可本子还在啊。”
弘旦:……
接着胤礽又传授了一些“驭下之道”。他真是太寂寞了,除了朝政,就是跟侍卫摔跤,跟老九说话还被刺激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儿子,也算是没不务正业。
长此以往,胤礽也有了话痨的架式,偏偏他说话了你必须得听,敢当着的面儿打瞌睡的目前只有宁寿宫老太太一人。
父子俩正在说话,李光地一头汗地进来了,看得胤礽很是惊奇:“你很热么?有大事?”
李光地到了这把年纪,已经把养气功夫做到十足,平日里也算是有些宰相气度。现在一头汗地进来了,胤礽看看窗外,二月天,不热呀,那就是有大事了。
李光地喘了一口气,然后递上了手里的折子:“江苏巡抚张伯行疏参江南江西总督噶礼得银五十万两,徇私贿卖举人程光奎、吴泌等,不肯审明。请将噶礼解任严审。江南江西总督噶礼疏、江苏巡抚张伯行,诬其私卖举人得银五十万两,乞赐对质。”
江苏是赋税重地,现在巡抚和总督互相攻击,乐子大了!光是互相攻击也就罢了,赵申乔在当偏沅巡抚的时候还跟提督大干一场来的,问题是,张伯行是汉官,噶礼是旗人,这事儿只能让皇帝来判,难怪李光地冒汗了。
弘旦看看胤礽,伸手接过李光地手里的折子,上缴给他爹,然后聪明地保持了沉默。
胤礽在磨牙!匆匆翻开折子,就知道李光地只挑不重的说了,两人在折子里都列举了对方各种“不法”、“渎职”。
张伯行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相反,噶礼就不是什么好人了(此君以前跟索额图的关系还挺不错,索相的交友状况真是令人担忧)。
但是噶礼又是个能干的官吏,张伯行有时候办事水平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