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本章有点不讨喜(10 / 12)
而通过此事,胤礽算是找到方向了,脸上一片杀气地道:“士绅一体纳粮!国家优待他们,也不见得能落到好!”一锤定音,不用再争了。优待你们也骂,那就不给优待了,你们能怎么的?不当官?你舍得么?
戴名世之所以这么倒霉,不单是写的书犯了忌讳,此人还是翰林院编修。在胤礽看来,国家工作人员反党反社会,砍你没商量。
连连大骂:“没良心!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养他们也是白养!”
话虽如此,他治理天下还是需要读书人的,对于本次科举也是特别地重视。为选拔人才计,他最终点名赵申乔去关禁闭——做主考官就必须禁闭一阵儿。
提示:戴名世就是赵申乔参的。
有时候对一个人,还真是……不好评价啊!
对于赵申乔怀着矛盾复杂情感的人肯定不包括胤礽,在他的眼里,赵老先生是个好同志。清廉奉公、为人端正还善于检举揭发同事的不良行径,真是值得表扬。由赵申乔选出来的新科进士,他还真是放心。
事实也如他所想的,“学而优则仕”,明明戴名世等算是大儒的人眼看着砍头抄家流放,广大学子还是前仆后继地到京里考试来了。
对于此事,胤礽心情大好地对弘旦道:“看到了么?”
弘旦点点头。
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物议当然重要,青史留名,谁人不想?可也要记住了,不要被酸儒牵着鼻子走!读了书却去当贼的人更坏!还有,拿主意的是你,明辩之,果行。广纳谏,毋惧人言。”
看着天下仕子入京,“尽入吾瓮中”,胤礽心情愉快地教育完儿子,又接到消息:大学士张玉书又死了。
张玉书年前就请了几天病假,胤礽本来看他年纪大了,命王掞为大学士就是为了张玉书年老辞职之后可以随时顶上。现在好了,张玉书不用辞职了,直接殉职了。
派人致祭又是一通忙碌。
为了与戴名世形成鲜对比,胤礽对张玉书的后世极为关心,派了允祉去出席葬礼,又赏银子给张家办后世。又让录了张玉书后人的名字,预备着出了孝就给个照顾。
与此同时,他还想起来熊赐履死了好几年了,也该出孝了,又把熊赐履的儿子也拉到京城来,准备酌情给一官做。
一手打、一手拉,意在让读书人乖一点。胤礽对自己这样做也是比较满意的,而效果也是明显的,他在各自的密探并未传出有人对朝廷不满的言论,倒是一致说皇帝真是个大好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