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7 / 9)
兆府找到证据,仔细人财两空。”
绾青颔首称是。
临走前她快速抬眸看了眼朱虞,俗语有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二姑娘这一嫁出去,竟与之前判若两人,她一直都认为二姑娘离了朱家其实挺好的。
但这一瞬,她也没来由的有种感觉,将来二姑娘必会比朱家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待绾青走远,雁篱不满地瘪着嘴道:“女郎,真要把铺子给他们吗?”
朱虞眼神沉静:“且走且看。”
一开始她确实存着拿钱消灾的心思,可他们实在要的太多了,如此,那她就要另做打算了。
且有些人贪心不足蛇吞象,有了这一次便有下一次,这次开了先例,便会循环往复永远没有尽头。
隐忍退让行不通,就得叫他们知道她不会再任由他们算计,这一回,她必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走吧。”
“是”雁篱见朱虞心中有章程,便不再多言,上前收好账本。主仆离开了茶楼,却不知这一切都被人看在眼里。
潮湘茶楼对面是间酒馆,此时,顾戚川坐在窗前,目送朱虞上马车离开。
他自然已经知晓后来发生的事,原以为一切到那天之后就会了解,没想到又惹上人命官司,猜想她们今日见面谈的应与那位入狱的女使有关,便让身边有会唇语的人听了几句。
女使入狱,以三百金相赎,真真是情谊深厚,在当今世道,肯为女使如此费心的怕也就她朱二一人了。
良久后,顾戚川道:“去京兆府打点一二,别让人受罪。”
“是。”
身旁人应声而去。
-
教坊司
香阁之中,琴音环绕,香气缭绕,周策端坐茶案,安静地品茗听曲,一曲毕,乐师掀开纱帘,无声蹲了个礼,上前给他添上茶,一言不发坐在他的对面。
周策看着她,温声道:“清棽姑娘的琴艺果真名不虚传。”
清棽比着手语,却听周策道:“抱歉,我看不懂。”
清棽沉默片刻,起身去取来笔墨,待她摆好,周策才问:“清棽姑娘怎会来京都?”
清棽写下:“大比夺魁。”
周策:“哦,只是因此?清棽姑娘不想来京都?”
清棽想了想,摇头。
“为何?”
周策有些好奇道:“天子脚下繁华昌盛,清棽姑娘竟不喜欢京都?”
清棽又写道:“京都很好,家乡更好。”
周策遂轻轻一笑:“确实。”
“我听说清棽姑娘来自蜀都,蜀地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
清棽这回没写字,只客气颔首。
饮了口茶,周策突然问道:“不知清棽姑娘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