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历成长(6 / 7)
抄出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土地和房产家具都已经入官,至于一些收藏的字画古董什么,除非是极其有名的,要不然最后都是无缘无故地消失了。
抄出来的银子一半用在了这次修路上,民夫棉衣棉被的钱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民夫们都议论,四阿哥也拿来给弘阳举例子。
无论是四阿哥和弘阳,都觉得在工地的日子很欢乐,但是欢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一转眼到了腊月,要放假了。在放假的那天四阿哥是不想走的,他想在工地上过年,也想要让这些民夫留下一起加班。
然而民夫们干了一年,都准备穿着棉衣扛着新棉被新褥子怀揣着工钱和赏银回家去。整个工地上人声鼎沸,个个喜气洋洋,走到人群里能听到今年过年多买一刀肉的话语,特别是说起往年冬天出去讨饭的经历更显得日子有盼头。
背着巨大行囊的民夫这些人很多是山西人,也有河南河北的,山西的民夫沿着铁轨一路走回去,河南的向着南方结伴散去,河北的都等在黄河边等着,看前头的那批人能不能安全过河。
就半天的时间,整个工地上变得空荡荡的,四阿哥正满怀干劲却遇到了放假,忍不住叹口气。
弘阳很懂舅舅,安慰他说:“舅舅,你别叹气啊,这天下有干不完的活儿,这里的事儿交给下属们看着,咱们回京城去,户部年底要算账,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您呢。”他小嘴里吐出一句“鞭策他们其乐无穷!”
四阿哥顿时生出近亲之感,心想果然是亲外甥,这真是外甥像舅。他高兴地在弘阳的帽子上拍了一下:“对,舅舅就是这样想的,走,回京城鞭策他们去!”
四阿哥充满斗志大踏步地回帐篷去了,弘阳立即小跑着追上去。四阿哥的侍卫们相视苦笑,伺候一个这样的爷都已经受不了了,现在又多了一个!他们都想为二十年后的勇王府侍卫们流一把辛酸泪。
或许是真的受到舅舅的影响,弘阳开始每日计算怎么过日子了,除了节省开支之外,还开始对时间精打细算。
他陪康熙溜达的时候还在讨论学问,把今儿学习的内容讨论完,开始询问一些大部头书籍的内容。康熙也发现了,以往弘阳都是跟着溜达,康熙说什么他听什么,现在康熙有种自己给孙子当字典的感觉。
康熙还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那就是主动学习的海棠当年也是有目地学习,那时候的海棠比这时候的弘阳小得多。因此康熙很欣慰:“看到你朕就想起你额娘,她永远清楚她想要什么,今日要做什么。不是不能玩儿,是玩的时间不能越过读书的时间,制定了计划就要跟着计划办事儿,不能因为好玩的好吃的放纵自己。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