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大国日化1981 > 第119章

第119章(2 / 8)

的产量对外条款都一清二楚,他瞧着王罗阳(这两天刚认识的),谈完了就跟外商握了手,说的是:“合作愉快!”

  根本就没跟周渔商量,他只是用汉语提醒了同事一句:“凝脂皂在法国签出去200万块,我记上了。”

  这是为了统计数量,但华美日化跟他们不一样——周渔在国外买了一个厂,设备还在海上飘着呢,里面就有一套全自动香皂生产线,如果加紧干的话,这条生产线四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他们怎么可能供不上?

  牛看山忍不住就在心里琢磨:一是要抢英语人才,82年周渔从广交会回来,将带去的翻译全部招聘了,那会儿大家都觉得周渔是闲的没事干,开超市就应该要管理会计,开日化厂就应该要化工人才,找英语专业干什么?他们连广交会都不能参加!

  他现在知道了,人家是高瞻远瞩,你看,这不止是省事儿,这是挣钱呢!

  第二是有销量的情况下,一定要加生产线,他们厂的柠檬薄荷香皂已经签出去了500万块,而他们最多能再分出来100万块——他们的产能有限,而且在这样大的竞争下,外贸虽重要,但内贸必须得跟上,不可能为了外贸挪走内贸的产能!

  而且,有些厂可以将生产任务分配同省的兄弟厂,南河日化则不行,全省水平差不多的只有个南州肥皂厂,那是跟着华美日化穿一条裤子的,肯定不会帮他们加工!

  这可太可惜了!

  其实不止是他,这里面除了刚刚设备升级过的海市日化,就连京市日化都有些隐约后悔——谁能想到,日化在外贸上,有朝一日能卖的这么好呢!

  所以,一时间,除了不停地讨论签合同——这会儿因为产能有限,大家的策略就不一样了,有人选择深耕一个市场,譬如说藻溪日化厂就决定只卖给澳大利亚和日本,因为这两地本身就有使用羊乳皂的传统。

  但大部分厂家的产品,特色没有那么鲜明,在刚开始兴奋过后,自然就考虑到了持续性的问题——他们更适合广撒网。

  所以,在乱了一阵子后,在外贸员的加入后,渐渐地,整个日化展区虽然热闹,却不那么燥了,声量降到了正常范围,大家都忙碌起来,自然,成绩也就一点点出来了。

  第一个谈完的是美国采购商琼斯。

  秘书方媛兴冲冲地敲响了常云副部长的办公室,兴奋地汇报说:“常部长,日化展区正式进入了疯狂订购!截止目前,已经与美国采购商琼斯签订了共计336万美元的合同。其中,华美日化签出的最多,共计240万美元。京市日化签出了36万美元……”

  第二个谈完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