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4 / 9)
着新的问题,怎么争。他们给我们规划的路线已经很明确了,压低价格,以廉价品进入国际市场,将我们彻底打成廉价的代名词。如果同意了,这的确可能会短暂的带来效益,但对我们的长久发展并不利。”
“另一条路则很简单,我们不妥协。我们联合起来,告诉他们,要求以正常价格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收购。这在短暂时间内,肯定会牺牲一部分的订购量,但长期看,是有利于夏国日化行业发展的。”
这话一落,关励突然加了一句:“可是,侯厂长,如果不妥协,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这次带着零蛋回家。到时候下次来广交会的,就不是我们了!那么,我们就是牺牲者!”
“侯厂长,你们是大厂子,每年的广交会必然参加。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厂建厂28年,今年是第一次。”
“省里觉得我们今年卖得好,有潜力,给我们争取了机会。”
“如果这次我们赚不了外汇,那我们怎么对得住我们省给的机会?还有抱有希望的职工?”
“我知道您的意思,就是说,这样的重要时刻,需要我们这些被历史选中的人去承担,但是,我们是日化行业的一员,可日化行业不仅仅有我们。”
“我们做出牺牲了,谁来保证我们的利益?”
这话一落,周渔瞧着,房间里有不少人沉默着,他们都是各省的日化厂,在各省可能比较强,但放在全国,排不上名次。
关励的话,也是他们的心声,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这么明晃晃赤、裸裸地提出来而已。
当然也有反驳的人,韦东云直接说:“那就任由他们压低价格?关厂长,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就是一个木桶,每个厂子就是这木桶的一块木板,谁先低了头,这桶水就保不住了。”
“您说您是小厂子,那我请问你,水都流走了,大家都要自保的,慌乱之下降价,你降得过谁?你又能拿到多少成交额?”
这是实情,谁都知道,竞价开始永远是没有下限的,一开始是让利润争补贴,很快为了出口就会连补贴也让出去一部分,再很快,连补贴全都让出去,只为所谓的外汇。
到头来不但不赚钱,还要倒赔钱白干活,就跟82年的旋耕机一样。
关励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那不同意就行了吗?他们本来就不是过来采购日化品的,大部分是瞧着我们产品有进步了,所以愿意来看看。”
“人家便宜了才买,你守着价格不放,他们为什么要买?人家美国欧洲哪个日化不发达,国内的就用不了,不便宜为什么要买我们的。”
“别到时候,我们是守住了,价格是不低了,人家扭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