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6 / 7)
迎接周渔,所以都没来食堂,打了饭在办公室一边干活一边吃,这会儿听见,纷纷往外看,感叹道:“周渔这影响力可不一般!”
赵立勇说:“那可不,对咱们算是锦上添花,对他们是雪中送炭。”
食堂里,等着掌声弱一点,周渔就接着说:“还有一点,是我们梅树村每年上半年五月,下半年十一月,都有订货会,我们对品牌没有任何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质量好,实打实的好。只要是好东西,我们一定会收,一定会帮推广。如果大家愿意试一试,都可以来我这里领一张邀请卡。”
这也是好消息,梅树村如今可是全国性的,如果真的进去了,那可是突破性的,对产品的名声大有好处!
就像是天成服饰,一个月从小厂变大厂,这都不是梦,是真的!
不少人兴奋,当然也有人说:“那我们这种小厂子就不行了,技术跟不上。”
周渔一看,就是刚刚说在县里卖的最好的那位,她就说:“也不是,梅树村还有个政策,就是对本地品牌会有所倾向。譬如说开在东山省,我们有一定的比例是必须进本地产品的。”
周渔这个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本地人的进店率,人家用了多少年的产品,你的店里一个没有,谁愿意来。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拔最好的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这个运输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产品是只供应本地的。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既可以推广这些工厂,也可以丰富梅树村,算是双赢。
居然还有这个政策,对方一听立刻说:“那我肯定试试。”不少人也点头。
于是周渔才说了最后一点:“第三点是我这次带了我们的去法国进修的调香师,也是我们的研发经理翁小雪,这几天大家对生产中香料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她,她也有报告。”
有了这三点,这食堂就没安静下来,要不是方丽丽一直帮着挡酒,周渔这边喝醉三次也不够。
不过也因为这个,周渔跟大家可算是彻底熟了,譬如那位东北大哥,叫崔洪林,譬如那位县里开厂的叫蒋飞英,还有许多。
熟了自然问的多,有问周渔怎么想的要开日化厂,有的直接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周渔,周渔本就懂行,简直是一说一个准,一直到夜里十一点,这才结束。
第二天翁小雪去分享,周渔则去开会,评定的产品加上了洗衣粉和洗衣液、洗手液和洗洁精等,评定的内容也加上了是否有有害物质,过敏原等,就是在准入条件的时候有了分歧。
有人认为可以直接邀请,有人认为考察一年。
理由也很充分:直接邀请就代表着让对方直接进入自己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