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7)
无准备的仗。
这个评比是日化局牵头的,每年一次,用意很简单,夏国日化是从零开始的,大家摸着石头过河,生产中总是有各种问题,那就凑在一起,对各厂的产品进行评定,选出优秀的,找出不合格的。
这样一来,随着举办的次数增多,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也会渐渐提升。
不过,这两年这个评比会虽然还办,但跟原先不一样了——如今是自由市场,大家各凭本事竞争,有的厂家就觉得,质量好的不如卖得好,参加不参加也无所谓。
周渔主动去,他以为,周渔这是想要个官方对华美日化质量的评价。
事实上,赵立勇猜到了一半的原因——周渔是想要,但不是为了市场。
华美日化如今因为广告多,铺货量大,如今已经算是夏国的日化著名品牌了,这就证明,有没有这个评奖对销售是不影响的——好产品用一用消费者就知道行不行。
她进这个评定会,其实是觉得到了可以坐下来一起聊一聊的时候了。
但她拉着这些厂子跑了半年多,很是了解这些厂子领导们的心思,对她讨厌中带着欣赏,嫌弃里带着忌惮,总归觉得不是一类人。
她倒是可以去找日化局,但那样不利于团结,所以还是“利诱”最方面!
先坐到一起再说。
赵立勇自然是先跟侯显明沟通——他是评定会的委员,侯显明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她怎么舍得卖?”
这倒不是侯显明怀疑周渔的诚意,而是因为华美日化在市场化这块是走在前列的,几乎可以说,华美日化在前面走,大家就跟在后面一边分析一边学。
所以,华美日化其实被他们研究透了的。
除了名牌效应和渠道外,就是他们的味道好,凭着这个,华美日化居然将香水这个小众的品类都做热了,如今蜜桃乌龙皂和香水,已经是年轻人里最受欢迎的,而经过了一个夏天,海盐薄荷也成为了新宠。
但这个领域,愣是只有几家稍微伸了伸脚,就缩了回来——他们配不出来,倒是还有个办法,就是去康曼公司买他们调配好的现成的香精。
但一方面价格贵,几乎没有赚头,另一方面,只有使用权,花了那么多广告费打出去名声,如果对方不卖了,那不就白干了吗?
所以大家都选择放弃。
在他们看来,他们广告也学会打了,周渔的梅树村渠道也拿出来给他们用了,味道是华美日化最后的防守,是不可能让出来的,即便如侯显明,也不知道周渔卖的什么药了?
但无论怎么说,这是好事,他点了头:“那就商量一下。”
他牵头商量,很快就给了答案,说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