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大国日化1981 > 第99章

第99章(3 / 8)

多事少,导致多干活拿得少,少干活拿得多,分配和监管都有问题。”

  这话一出,下面就有领导点头了,南河日化存在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但显然不是所有厂长都能认识到错误,都敢当面承认错误。

  “介于此,一,我们在上个星期颁布了三项规定,一是进行人员调整,裁剪科室多余人员,不养闲人。我们厂共有员工767人,其中,厂领导6人,各科室人员251人,后勤93人,工人417人。”

  “经过调整后,各科室人员减为141人,后勤人员增加5人,为98人,工人增加105人,共522人。”

  他解释道:“这是因为过去因为管理松散,很多人以工代干,进入了科室,实际上,我们科室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所以在这次调整中,除有突出贡献的个别员工,其他的一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要知道,能去科室的,肯定是走了门路的,如今一刀切全部返回,顶着的是非一般的压力。

  可以说是破釜沉舟。

  牛看山接着说:“二是下基层,厂领导下科室,科室领导下车间,从根本上强调了,干部是服务于工人的,科室是服务于生产的,所有的一切资源都为生产让路,从根本上拒绝人挡事的现象。”

  “三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我们开始实施经济责任承包制,主旨是利润承包,超额提成。规定了每个班组的生产任务,若超额完成,则超额部分,可以计提奖金。

  这个制度实施后,原本很多工段因为衔接、工人懈怠导致的效率低下,因为浪费原材料导致的成本上升的问题彻底不见了,目前我们测算,生产效率提高了30%。”

  可以这么说,南河日化除了是国企外,并没有什么优势。不过牛看山的这一系列改革,却是正中要害!

  这一套措施和数据,说明了三点,南河日化既认知了自己的错误,有反思的能力。快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有解决的能力。迅速地进行了执行,有行动力。

  可以这么说,这三板斧很大程度上遮盖了他们的弱点,蒋学看了看,苏启生面上看不出来,不过张成新倒是很认同的样子,至于另一位领导,倒是没什么表示。

  随后,牛看山又讲了讲他们将如何销售的问题,大致是两步,一方面投放广告打造名牌效应,另一方面招收销售员在各地进行销售,建造自己的销售渠道。

  不过这个就没什么新意了,都是华美日化做出来的。

  等着牛看山讲完出去,果不其然,张成新就开了口:“南河日化其实不容易,过去承担了全省一半的洗涤用品生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两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