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5 / 7)
李晓明可专门打了电话给她:“你怎么说动侯显明的,他可不好说话!”
他还以为是周渔专门找人写的文章呢,周渔笑着问他:“李处长,你太看得起我了,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本事。”
李晓明一想也是,点头道:“不过这篇文章倒是影响不小,我认识的几个厂长都认同侯厂长这话,如今各行业外资都开始渐渐进入了,日化行业早有这一天,咱们还得加油啊!恐怕自由发展的日子不多了。”
京市这边结束后,一切都回归正常,张小翠完全自主就可以,商场的扩张周渔并不准备太快,所以暂时周渔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日化厂上。
尤雪丽从一号店开始帮忙宣传,效果着实不错,周渔每天跟范广西打电话,都能听见他兴奋地声音:“凝脂皂卖的太快了,我们生产线都是满的。”
但也有问题,在凝脂皂名声大噪,大卖特卖的前提下,日化厂的另一个产品——肥皂却是销量一般。
周渔是先看了四号店的盘点数据,一共七天,四毛四一块的佳人牌肥皂一共卖出去了七千块左右,一天一千块看起来不少,但说真的,很多人是为了抽奖名额,找了个最便宜的日用品买的。
到了第八天,销售额瞬间从一天一千块降到了二百来块,而凝脂皂的销量还在一万块以上——来京出差旅游过路的人很多,大家都是看了广告,前来买凝脂皂的。
用日化区域售货员的说法是:“凝脂皂是有目的来买的,肥皂是想起来捎带的。”
而这个很多人都发现了,一号店到三号店的店长,都提了这个问题,倒是南河各门市部却没有这个问题。
周渔自然能发现区别在哪里——那是因为没有人会为了买块肥皂逛商场。
大家购买肥皂就跟买酱油醋一样,用的差不多了,在附近门市部买一块就行了。
而且买肥皂的人群和逛商场的人群其实重合率并不大的,虽然提倡妇女结婚后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但实际情况是,结婚后要上班要忙孩子要收拾家里根本没时间——逛街大部分都是小姑娘和刚结婚未生育的小媳妇。
而这部分顾客是很少负责家里的采买,很难在逛街的时候想着,家里缺块肥皂的。
所以肥皂的问题不是他们的产品不好——事实证明,所有的肥皂,包括海市日化京市日化的,在商场卖的都不好。
是因为渠道错了。
肥皂的销售渠道应该更下沉,譬如南河省一百家门市部,就可以做到出门就能买到。当然,这还不够,如果可以做到更下沉,卖到农村去,那才是巨大的销售市场!
而这个渠道重要吗?
当然重要,很长时间,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