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3 / 8)
,别让兄弟省份意见太大。”
苏美盛直接就说:“是提前联系过的,不过,我们厂可没这个本事。我们省贸易团今年新设了一个部门,叫商情组!”
孙建明他们听到这三个字时的表情,就跟当初苏美盛他们听到一样,一脸的诧异和不解,苏美盛瞧着都觉得不忍看:我当初是这样的?
不过他很快建立了自信,现在,他是商情组的介绍者了,“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吗?商情!就是商业活动的情况和趋势……”
这话更抽象,孙建明直接说:“你说点人话。”
苏美盛乐的不得了,说他一句:“孙厂长,这都八十年代了,你得紧跟时事,多加学习。这么简单跟你们说吧,商情组的作用就跟媒人一样!”
这词一出,孙建明他们跟当初在火车上的南河贸易团众人,表情是一样的——这什么比喻啊。
不过好在,周渔很会联系现实,而且她讲的时候,大家都在车厢里,也不能干别的,领导还盯着,苏美盛他们虽然不太认同,可听得也认真,记得特别全。
他就把周渔那三点一一说了。说真的,这么说深入浅出,极易理解,立时孙建明他们都惊了:“说的挺好听,你们真做到了?”
而在离着江州灯泡厂展台不远处,蒋学团长正陪着常云会长,刚刚见了面,常云会长就问了他一些关于商情组的事情,蒋学大致介绍了一下,不过,关于组长是周渔的事儿,他没拿准主意,并没有说。
毕竟,他们是知道周渔本事大,可没想到周渔本事这么大,广交会那么多厂子,她愣是拿了第一!
常云听过后挺感兴趣,居然可以将库存变畅销货,就说要来看看,结果刚到就听见了苏美盛对商情的普及。
这会儿,常云问:“刚刚那个是江州灯泡厂的厂长吧,对商情认识见解很深啊。”
这会儿,蒋学就算是再想先跟刘厅长商量后,再说要不要上报周渔,也不能拖着了,总不能将周渔的功劳按在别人头上吧。
他只能说:“这不是他的见解,在来的火车上,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商情,商情组能干什么,商情组组织周渔给大家上了一课,这个媒人的比喻,是她说的。”
“不过,周渔的身份有些特殊。”
常云并没有说话,而是微微顿了一下,蒋学还想着要不要继续,就听见常云问:“这个周渔,就是国家日报报道的那个一号店的总经理吧。她不是个体户吗?”
蒋学连忙说:“是,这个商情的概念是她提出的,我们认为她对商情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要远高于我们商务厅的同志,所以就请了梅树村的外援。”
说完,蒋学也是心里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