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8)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张小翠和周三春这几天都已经呆烦了,听了后恨不得立刻跑去国家台,让周渔哭笑不得:“说什么就什么时间,去了也没人。行了,接着干活去吧。”
来京八天,周渔他们也没闲着。
开始是拜访了供货厂,随后又考察了一下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外加找了找京市一些电器厂——这会儿京市手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都有生产线,周渔的一号店还没有电器,一直想要谈个合作。
不过跟上次一样,被很直接的拒绝了,人家说的也清楚:“我们产品凭票都买不到呢,哪里有给你们的?”
周渔只能暂时作罢。
他们这两天的任务则换了一个,考察一下京市个体户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开新店面。
毕竟如今国家台都可能要上了,趁热打铁,这会儿如果能在京市开个梅树村二号店,那才是将知名度落实了呢。
不过,异地开店显然难度不小,事先要做好调查,周渔原本准备派人专门过来调研,只是这两天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带人先看看。
看看就发现了问题。
南河不算发展太快的省份,比之南方差远了,可个体经济这大半年也是突飞猛进——省城里有几条街已经开始形成规模,不少摊贩都在那里摆摊,平日里人们要买东西,已经知道往那边走了。
即便是南州市,也有不少摊贩开始租赁商铺,开设门店。
只是,京市看起来远不如南河,街上小摊贩压根没几个,问问生意咋样,摆摊的一说就叹气:“不咋样,不怎么好。”
还想再问问,人家也不愿意多说,只能作罢。
连周三春这种去哪里都能交上朋友的,都没找到几个愿意谈的,“真是奇了怪了。”
这会儿,他们要出去,张小翠就问:“咱这会儿去哪里?”
周渔看了看地图:“咱们今天往西走走吧。那边离着市中心近,看看是不是好一些。”
三个人锁了门就出门去了,一路顺着地安门西大街往西走,倒是瞧见了不少京市人生活的场景,碰到门市部和供销社,他们进门逛逛,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报专题的原因,今天几家服务态度都挺好的。
就是一个摆摊的都没有。
周渔他们觉得是不是大街上不合适,干脆拐进了巷子胡同里,没想到,还真让她碰见一位——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看到他们进来,就往他们跟前凑。
这阵势,真的特别像是去年他们刚刚开始卖蘑菇的时候,大家都在化工厂家属院门口挎着篮子,也不敢把里面的菜摆出来,有人来了就上前问一嘴:“买菜吗?”
这个大姐问的是:“买袜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