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9)
周渔将话说完,就没再吭声。
李处长也没说话,他低头看着手下记下的笔记,或许也没看那些,但他肯定在思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
周渔转头瞥向窗外,这里是一楼,窗户外面就是一个小花园,四月底的海市,春天早就到了,花草萌发,鸟儿欢叫,已是新天地。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没过多久,周渔没有去看手上的腕表,只是在等待。
她并不觉得李处长的沉默,是不够激昂,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一拍即合,生意场上每个决定,都是反复思量考虑的结果。
周渔的话是出自肺腑,但不同人的角度看问题则不同,自然要多想。好在,终于,在树上的鸟儿叫了第二遍的时候,李处长有了反应:“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周渔突然间觉得大量的空气冲入了肺腑,她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憋气了。
这一仗实在是太重要了,是这次进货之旅的第一关,如果成功通关,士气必定高昂,再说有了海市日化加入在先,很多厂子也会更加慎重的考虑。
周渔都忍不住苦笑,即便思想上放松,但身体还是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好在,虽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但她运气不错。
周渔露出了笑容:“那我很荣幸。”
李晓明作为业务处处长,货怎么销售是他说了算,但他也直言:“你们是特殊的存在,全国从来没有一家个体户门市部要做这么大,我们也从未固定向某个个体户供货,我需要汇报一下。”
但是,他也直接告知:“问题应该不大,等我消息吧。”
这句话就说明,李晓明不只是将周渔看作是一个合作伙伴,而是将她当做朋友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周渔,他如今依旧是身处危险而不自知,一旦外资来临,他们只能在迷茫中摸索,也许很快就找到了方向,也许需要很长时间。
但周渔的点破,是超越时间的,是面向未来的,周渔的话不可能是真理,但却让李晓明茅塞顿开,让他有了新的思考方向,这是最为可贵的。
这样的朋友,他怎么能不交?
周渔也听出来了:“那李处长,我就等消息了。我就住在家属院3号楼,我每天也会过来问问。”她还留了一张名片。
外面的宋雪梅已经等了很久了,她不停地往厂里看,只是没碰到周渔,倒是瞧见了江云大姐和住在同一屋子的徐磊他们。
他们这会儿正兴高采烈地往外走,自然也看见了宋雪梅,大家立时窃窃私语起来,不停地打量宋雪梅。
宋雪梅觉得这目光不太好,大家好像有什么误会。
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