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7 / 9)
买了。
所以,这会儿大家也就是看看电视机长啥样,到了年根买电视的,一年也没一两个。
可她听见什么?有人要八台?!这怎么可能?
她立刻看向了这群人,人可真多,足有七八十名,将柜台堵得严严实实,她只能喊一声:“是谁要?”
秋桂婶嫌弃周渔人瘦,目标不明显,宽大的身板挤了挤,举起了胳膊:“这儿,我们,要八台!”
售货员这才找到了正主,秋桂婶已经问了:“这电视怎么有大有小,有便宜的有贵的,有啥区别?”
售货员根本没回答她,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票吗?先给我看看!”
对啊,这年头电视贵,所以票不算紧缺,但要凑够八张,也不容易。
旁边的人立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他们身上,周渔就把莫大海给她的票拿了出来,售货员看了一眼,发现的确是电视票,而且一张不少,这才介绍:“我们这里有黑白的,彩色的,黑白的12寸14寸16寸都有,彩色的有16寸和18寸。”
秋桂婶就问:“都多少钱!?”
“黑白的12寸的440,14的530,16的620。彩色的16寸的960,18寸的1120。你们要哪个?”
饶是知道电视挺贵,大家都忍不住吸气,别说彩色的,就是黑白的最便宜的那个,也得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一年工资。
而他们居然要将这么贵的电视,放到门市部,他们都觉得这不是浪费吗!
秋桂婶也有点心疼,你说那生意都这么好了,人多的都挤不动,放了电视不更挤了,有啥用。
不过她知道,周渔比她懂得多,她就没劝,只想省点钱:“要不咱要黑白的吧,要14的,不大不小,正好!”
周渔却不这么想,黑白的的确是便宜,但既然要造成轰动效应,要让大家记住门市部,为什么不做到别人取代不了呢。
她做的这么好,跟风是肯定的,可能几个月后就会出现,她买个黑白电视,人家用她的营销方法,买个彩电,一下子就能把她盖住!那不得气死!
可她买个彩电,这个门槛可高了,就算对方咬牙买了,也不比他们多什么,等于无形拉高了成本,是个人都要掂量掂量。
更何况,这个年代可是没有大新闻的,任何一点新闻都可以让大家津津有味地讨论很久,记忆很多年,她要做的就是让大家深刻,成为梅树村门市部的品牌故事,成为日后他们回忆的锚点。
周渔直接说:“彩电有几台?”
谁也想不到,要的又这么多,居然还要选彩电!
一时间,不少窃窃私语声:“八台彩电多贵啊”“他们挣了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