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9)
南河晚报是南河省各单位必定的报纸,而且这年头看报纸是了解新闻的重要方式,一般情况下,上班第一件事,都是看看报。
麦香饼干厂厂长徐军海也是如此。
饼干厂早上八点上班,他一般七点半就到了,直接从收发室将今天的报纸拿出来,利用上班前时间,一一看一遍。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他认为这样可以不遗漏任何消息,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事实也是如此,二十年前,麦香饼干厂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是当时作为副厂长的他,看到了一则摘录新闻——有人因公出国,在描述出国见闻的时候,说他们吃到了人家的一种饼干,又脆又香,奶味十足,很是好吃。
但二十年前的夏国物质还不如如今丰富,根本不可能使用大量奶制品制造饼干,他就觉得这是个契机。
他于是通过研究,找到了合适的增香剂,专门制成了这种奶香口味的饼干,一经推出,果然大获成功。
自此以后,麦香饼干厂就成了国内知名,省内一流饼干厂,产品也广销各地,被人们喜爱。
而今天,他过去一样,先是将南河日报看了一遍,又将南州日报看了一遍,随后才拿起了南河晚报——晚报的定位与日报不同,更贴近生活,虽然新闻性少一些,但有很多贴近生活的采访,他觉得有用。
不过今天,他一眼就瞧见了那篇《寻找饼干厂》!
作为一家饼干厂的厂长,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先读了这一篇,这篇文章并不长,内容也很简单,不过看了几眼,他就站了起来。
周渔和钟浩民的吵架还历历在目,他明明白白记得,当时周渔走了后,他上楼听见钟浩民在招待所给厂里打电话——准备一千斤饼干,用没有印刷的纸箱。
这一对比,他这样一个在市场上混迹多年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分明就是钟浩民不想履约,为了解约给了周渔一千斤饼干,哪里想到周渔居然这么厉害,两天就卖爆了,而且她还胆大妄为地在省报打起了广告,做起了姜太公,告诉南河省的各大饼干厂,我这里有出名的机会,有挣钱的法宝,愿者上钩!
这样一来,地位立时变换。
原先是她求着饼干厂供货,现在你要想要这天大的好处,就得求着周渔答应你。
周渔的门市部何愁饼干?
更何况,这招也够狠,你钟浩民不是不要跟我们有关系,不是宁愿毁约也不供货吗?那我们就踩着你,用你的饼干打下的天下,扶持新的饼干厂。
想想吧,就钟浩民那个破脾气,他得气疯了!
想到这里,徐军海忍不住叫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