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4 / 10)
学修车,一学就是好几年,平时也不怎么回家,一回来就说嫌弃他俩啰嗦,可不啰嗦行吗?不提点着些,他哪天被赵平安这狼崽子卖了还帮他数钱呢!
“姥姥别生气,气坏又要我妈出医药费。”出医药费没什么,也不缺这点钱,就是烦他们借着医药费的由头漫天要价。
自从徐文丽把给他们的钱换成物以后,老两口就不得劲了,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但买来横竖就是不满意,别问,问就是你直接给我钱吧,我自己买。
“你个小兔崽子,小白眼狼,小……哎哟喂,我的烧鸡!”
“哎哟喂,姥姥您当心点,老板,我姥这两只烧鸡算我的,我孝敬他们。”
让小舅去学修车确实是他出的主意,因为他坚信,将来市面上的汽车将会越来越多,自行车总有被淘汰的一天,到时候市场需要的不再是补补胎给链条上上油的人,而是能修理发动机的高级技术工。
而小舅长这么大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问他喜欢啥想干啥他也说不出来,还真就被他画的大饼给“怂恿”上了。
不是他赵平安是什么大善人,而是他不想老妈被他们无止境的烦而已,以后小舅日子不好过,老妈不知道还要给他擦多少屁股,不如干脆就让他学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老板笑着夸赞:“婶子您福气真好,有个这么孝顺的外孙,他心疼您呢!”
徐母气得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好个屁啊好,跟被他“霸占”着的家业比起来,两只烧鸡算啥,还不如一根汗毛呢!
卖烧鸡的继续夸赞:“您儿子也好啊,学修车厉害,将来给人当修车师傅,肯定吃香!”
徐母一想到儿子每天下班回家那副脏兮兮的样子,想到他钻在车轮子底下东敲敲西看看的样子就来气,这工作实在是太没面子了,老同事和邻居问她儿子在哪儿工作她都不好意思说,想请人家介绍个好对象也开不了口。
关键是儿子这几年也跟喝了迷魂汤一样,那么听赵平安的话,动不动就是“平安和姐夫说了”“这是能养活自己的一门手艺,以后不用靠谁也能有饭吃”。
而徐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姐姐姐夫这么有钱,不缺你这口吃的。”
“以后有事儿找你姐姐姐夫”。
徐小舅懒得跟他们讲道理,反正也讲不通,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几年之后,倒是懂了很多道理,知道自己父母做得不对,但说了也不听,他就懒得说了,现在连家都很少回。
一想到儿子已经大半年没回家了,搞不好哪天给他们带个洗头妹的儿媳妇回家,生一个黄毛丫头出来……哎哟喂,徐母心口就发闷,回家赶紧给文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