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8)
翠果不仅自己回来,还带来了她的儿媳妇一家子。
这还是胡荣胜劝说的,他心大,爱屋及乌,说家里房子大,住得下,让他们只管来。
而翠果的儿媳妇也是个有脑子的,一来自己有骨气,不想成为婆婆再走一步的拖油瓶,二来也怕外人说他们拖家带口的霸占胡师傅房子,说要去可以,但他们不住胡叔叔家,也不住婆婆以前的房子,他们自己先租住在外头,等以后自己一家领了工资,有了积蓄再买。
是的,他们家不仅婆婆翠果会种高丽参,她自己也会种,她们在桃城已经成功种植出一定规模了,可惜那边不重视,不懂得宣传,更不知道要做出口,一说出口就只能想到玉石原石,反倒是最金贵的高丽参至今也卖不上什么价。
舒今越听说后立马带着胡荣胜和齐立新亲自去了一趟桃城,看见那漫山遍野的好东西,居然被当地当作跟党参一样的价格卖出去,心疼得简直要滴血——金子当白菜价卖啊,简直是暴殄天物!
俩人当即使劲劝说,横竖愣是把这一家子给劝来了。
刚来到书城没多久,舒今越就拿出大笔的本钱,让齐立新和胡荣胜都别在药房上班了,直接出去找地方,看书城市哪里有连成片的大面积土地,气候水源光照土壤环境也跟桃城比较接近的,让他们找。
找到就租下来,先顶格租个三十年,租好就开始设计。
“这里附近两百公顷都是咱们租下来的,咱们是不是要在这里建一个药材炮制加工厂?”胡荣胜兴奋地搓手,指着地图给大家说,声音有点颤抖,脸上是藏不住的壮志豪情。
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胡家的药工,他还不会认字就学会了种药,这辈子本以为再也没机会接触家里传下来的老本行了,谁知舒今越居然拿出这么多钱,让他“使劲造”。
甚至,舒今越都没说让他种什么,只说让他、立新和翠果三个人商量着来,看看适合种什么,本钱不是事儿,也不必急于求成一年两年就要看见利润,她只有一个要求——要种出样子,要种成规模,种出标准。
所以,三个人商量之后决定,就仿照当年胡家的模式来,租地包地,雇佣当地农民,让他们在种植园里打工,按时发工资,请回以前那些胡家的老部下,集中培训,把当地农民培养成药农。
这样,不用准备职工房,也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用人成本比在城里长期雇佣工人要低一些,也能给当地土地出租的农民一个生计,利于社会稳定,也利于他们种植园的长足发展。
“这里,这里,还有这边,各留一个门,再修一条横贯东西的公路,方便货车进出,也方便药农管理,当地政府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