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5 / 8)
家里人干活,上个周末以前收养他那位张老师过生日,他还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张老师买了礼物呢。”他现在还叫她“张妈妈”。
当然,二哥二嫂也帮过张老师,她家孩子没考上高中和中专,分不到工,是二哥给安排进厂上班的。二嫂那边每年都会准备一份丰厚的年礼,陪着小平安亲自送上张老师家。
“好啊,你二哥二嫂,你们全家都把他教育得很好。”
舒今越也不敢居功,教育这事她其实没掺和,可能孩子天生品性就好,加上二哥二嫂教育得当呗,当然,舒老师天天在家教作业也功劳不浅。
话说当初今越是打算亲自打电话去游说,让那些大老板捐赠基金会的,谁知徐端听了之后不赞成,“你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将来想要站上更高的台阶,就不能留下这些说不清的事。”
他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知道有些事在当时可能不算什么,过后被有心人发酵一下就不好说了。
明明今越自己捐了大头,一百万啊,九零年代的一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可将来真要细究起来,没人会记得她捐了这么多,只会说她利欲熏心,中饱私囊,挟恩以报,跟当年的患者要钱,这说出去多难听啊。
“可光靠我这一百万,也帮不了几个孩子啊,建立基金会的目的就是修建一个水池,需要有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蓄积在一起,才能长久的尽量多的帮助困难患者,光我自己一个人,那这一百万花完就没有了,得等我下一次挣大钱的时候了。”
有出,有进,水池才能活起来。
“而且,干这件事我不是心血来潮干一两年就行,我希望以胡奶奶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能持续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直到再也没有看不起病的人。”就像胡奶奶留给她的书一样,能一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的发光发热。
徐端好笑,“那我建议你换个思路。”
“怎么换,快说,不许卖关子。”
徐端闷笑,“你啊你,不是也要宣扬中医药吗,正好国际劳动节快到了,你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座谈会,或者叫文化沙龙,现在不是就流行这个嘛,尽量多的邀约人来,越有号召力的人物越多越好,一来能真正的宣扬中医,二来,也可以适当的讲讲这基金会的初衷和难处,有心的人自然会捐赠,不捐的你真打电话去,大家面上也不好看。”
今越脸一红,“所以我至今都不好意思打电话。”
一开始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而这样的座谈会或者文化沙龙,你可以每年或者每三年搞一次,但凡是邀请到的能来的,还可以为他们准备一点简单的中药伴手礼,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