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7 / 8)
俩的腰包,这样太小农经济了,我觉得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大做强,把它做成全国都有名的品牌,而不是局限于小小的石兰省。”
舒今越在他的眼里看见了野心,看见了希望。
是啊,要是光小打小闹,就这么每天忙进忙出,累死累活,也只是能赚点小钱而已,跟普通工薪阶层相比是算“大钱”,但跟后世那些真正的富豪榜上的人物比,就不是一个层级了。
不说跟富豪比,就跟眼前的徐端比,今越觉得差距已经很明显了。明明明越制衣厂起步比兴华汽配厂还早,做得也更辛苦,从最开始那五员家庭妇女干将撑起来的小作坊到现在的百人制衣厂,二哥已经走了很多路,走得也比绝大多数人远了。但跟兴华厂比起来,制衣厂的利润太低了,简直就是血汗钱,这年代也没什么知识产权的说法,制衣也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但凡他们厂出了什么受欢迎的新款式,不用多久市面上的仿品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时候的老百姓也没啥品牌意识,反正衣服嘛,只要看起来差不多,能穿就行,甚至还会因为价格便宜而更倾向于其它小作坊的仿制品。
舒文明想想就来气,敢情他带着全厂女工加班加点的干,都是给其他人做嫁衣啊?而兴华厂,因为技术含量过高,又有了王明朝、尚光明和徐思齐几名工程师的助力,徐端也是技术和管理双精通,产品利润十分可观,明明没制衣厂那么累,赚的却是他们的几个倍。
“上次你说,我们制衣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徐端他们那是技术密集型是吧?可做衣服就那么几道工序,我想保密也保不了啊。”
舒今越能理解他的无奈与气馁,要说劳动付出,要说辛苦程度,范秋月等女工比所有工人都辛苦,可凭啥她们就只能赚点辛苦钱?凭啥二哥就只能干着急?
他比那些富豪少点什么吗?是能力,还是勇气,还是眼界,又或者是什么?
今越觉得一点也不少,他们已经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改变命运甚至实现阶层的跨越,或许就能在他们这代人实现了。
“行,你去联系吧,我没意见,该花多少钱就花。”
“你真的赞成?我打听过,价格非常贵,万一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放心吧,绝对不会差。”今越腰酸,坐他们沙发上,“退一万步讲,就是效果不好,那顶多就是损失点广告费,损失点人情往来而已,既然要做企业,就要舍得下本钱,这点损失都承受不了,那咱们还是趁早别做了吧。”
这肤浅的激将法对舒文明很有用,他立马瞪着眼睛说:“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