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4 / 7)
真的是差远了。
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蒋羡原本就爱穿新衣裳,外加锦娘一个爱给他做的,他真的是觉得自己走到哪里都很容易被人瞩目。
一顿饭后,天色已黑,店铺关了,锦娘让阿盈先把明日要穿的衣裳薰香挂上,她去绣观音像,又见蒋羡道:“娘子,烛火闪眼睛,你别多绣。”
“我知道。”锦娘非常清楚绣娘这个活计,很容易把眼睛做坏,就像她的师傅陈娘子说的,到了三十岁的时候,绣娘就要走下坡路了,这是生理原因决定的。
所以趁着能够赚钱的时候,她得努力几年,再过几年就不必这般了。
蒋羡又道:“彭三郎现下的日子不好过啊,今年连节礼都备不下来了。”
逢年过节,节礼是一笔不菲的支出,锦娘看向他:“那怎么办呢?彭家也是著姓,族人又多,礼数也不可错一点儿啊。”
若是借钱,五贯以内可以,多的没有。
毕竟救急不能救穷嘛。
连置办节礼都这么为难,就得想个生计,锦娘想起大户人家有帮闲,彭三郎此番若是有功名倒好,若不成,就得放低身段,否则,借钱度日也不是这个道理。
蒋羡心道,若是无娘子操持,他也是差不多,京中稍微像样的宅子租着就得一个月十贯上下,还别提吃食、节礼、衣裳,每一样都得花钱,且还不少。
如今他能保持这么高的生活水准,完全亏娘子操持。
所以,他道:“是啊,所以他也正发愁呢。娘子,你看咱们怎么帮他一把呢?”
锦娘笑道:“郎君,君子通财之义,若是他手头紧,咱们予一些倒也没什么。只不过,这亲兄弟之间都容易为财货生出嫌隙,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是他能有一条出路,这不比咱们予他钱强。”
蒋羡点头:“娘子说的对,让我醍醐灌顶。”
“少来,你可比我厉害多了。”锦娘知晓蒋羡很会帮人撮合事情,连刘夫人娘家一件棘手的事情都是交给他去办的。
蒋羡今日吃多了,有些昏昏欲睡,躺在榻上看着她道:“可我如今都要靠娘子,哪里能替他寻出路。”
锦娘是个不纠结的人,如此道:“那你就看着办吧,这是你的朋友嘛。”
于是,蒋羡借了三贯给彭三郎,彭三郎约定年底还钱,蒋羡让他不必着急。因为这件事,蒋羡越发觉得母亲让他娶娘子,完全是娶对了。
锦娘又做了半个时辰的针线,起身翻了翻蒋羡带回来的衣裳,又问他:“去年做的那件皮袄呢?”
别看蒋羡和张九郎那般说,但私下他同锦娘道:“黄学士家的大郎君借过去穿几日,原本我正愁如今去刘家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