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两只淋了雨的小鹌鹑(2 / 5)
干净。”
挨着领着她去看了。
德妃这才点了点头。
她问儿子:“怎么样呀,岁岁?”
阮仁燧说:“很好!”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远离三都的小城里,地方上的乡绅一年二十两,就能雇佣到一个老秀才给自家儿女开蒙。
到了州郡等繁华之地,价格可能在三、四十两之间。
三都地区,约莫在五十两到七十两之间徘徊。
阮仁燧现下要入读的龙川书院,一年光束脩,就是八十两!
因确定了要入学,孟大娘子就叫家里的侍女过来给阮仁燧量身——一年四季,学生们统一都有院服的。
阮仁燧没经历过这个,还真是觉得很新鲜,乐颠颠地伸着手臂,叫人给自己量尺寸。
德妃看他高兴,自己心里边也觉得轻快,蹲下身,笑盈盈地掐了掐他的脸:“小岁岁,要乖乖的呀!”
阮仁燧大声应了:“好!”
他们娘俩儿高兴,孟大书袋的心情也很愉快。
先前那三人去瞧书院,他跟这年轻赘婿一处说话,略微聊了几句,倒是觉察出这年轻人的好处来了。
他前脚掉一个书袋,后脚人家就能给接住!
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人家肚子里是有真才实学的!
孟大书袋因而起了爱才之心,态度上也显而易见地和缓了起来。
临别之际,还很亲切地拍了拍圣上的肩膀,祝愿他说:“年轻人,沉住气,好好干,以我之见,你终有一日会成为升殿官的!”
圣上一整个猝不及防:“……”
好恶毒的诅咒啊。
阮仁燧险些笑出声来,一扭头,就看德妃低着头,咬着嘴角,强行忍着笑。
五品及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进殿参加朝会。
孟大书袋还记得钱太太说过,这孩子的父亲有个不算高的官位在身上,故而才有此一言。
只是这话叫圣上、德妃和阮仁燧三人听起来……
真是相当地一言难尽。
孟大娘子很客气地送了这一家三口离开,回去之后,才悄声跟自己爹娘说:“我看这位小郎君,怕是有些来历。”
孟大书袋翻书的手停了一下,饶有兴趣地问女儿:“怎么说?”
孟大娘子就把不久之前德妃在东园里的表现说了:“侯太太一点学业相关的事情都没问,倒是很关心孩子的日常起居——她不忧心这孩子的前程。”
在儿女前程这事儿上,只有两种人能泰然处之。
第一种是彻底摆烂,死活都无所谓的。
第二种则是心里有底,完全不怵的。
孟大娘子觉得,侯太太应该是第二种。
因为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