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 第114章

第114章(2 / 4)

室好强上千万倍。

  因此,兴武帝对这四篇手稿审读得极其认真,最后替女儿把关一次后,二月上旬,兴武帝把两位丞相、六部尚书以及翰林院德高望重的几位大学士全都叫到御书房,让他们一起品读《南巡》四篇。

  四篇手稿共计十万字有余,小公主标注了顺序,所以众臣单独取走几页看也无碍。

  严锡正、戴纶两位丞相以及吏部尚书杨执敏最先认出了小公主的字迹,而其他官员就算不熟悉小公主的字迹,也在序言中看到了“庆阳公主秦灵微”的落款。

  王爷们递折子时,都得写上封号与全名,小公主上朝后也是如此。

  众臣一时都揣摩不透皇上的意思,是要他们夸赞小公主的文采、南巡期间还能写游记的勤勉,还是夸赞小公主在游记中的一些惠民之念?

  在场的有十来个臣子,也不是人人都要去揣测帝心的,看到妙处便随口夸了出来,一个夸了,其他人也就陆续跟着夸了起来,且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刻意奉承讨好帝王之流,个个都言之有物。

  兴武帝让他们换着观览了半个多时辰,才吩咐宫人上茶。

  趁着喝茶休息的时候,兴武帝笑着道:“朕看麟儿这几篇游记写得极好,既盛赞了大齐的地大物博,也如实记录了朕这次南巡路上的风尘仆仆与督官为民之心,所以朕准备让国子监刊印成书发往各地,让天下百姓都开拓一下见识,顺便知道朕的南巡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也没有肆意浪费国库与官粮。”

  别人的游记,游的多是名山大川,女儿提及的则是南巡路上经过的山水,其中不乏名山,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却与当地百姓息息相关的普通山河。

  几位翰林院的大学士最先颔首,他们都是做学问的清流,小公主的游记独树一帜意义非凡,确实值得印书流传,当然,如果小公主写得狗屁不通,他们也将极力反对,否则后人不但会骂兴武帝与小公主没有自知之明,更会骂他们畏惧皇权不敢劝谏。

  至于女子能不能出书,其实各朝都有一些才女凭借真才实学得以扬名,只要小公主有才,她著书远比入朝为官更容易被天下学子所接受。

  手握大权的重臣们这边,六位尚书都先看向两位丞相,这也是一种官场上的礼数了。

  严锡正有苦难言。

  小公主的游记写得好,皇上要刊印的理由也无懈可击,单从游记本身,他不该反对也反对不了。

  面对兴武帝含笑等待他开口的视线,严锡正公允地认可了此事。

  他都同意了,戴纶、杨执敏等人更不会败皇上的兴,毕竟确实没有道理反对啊。

  兴武帝还是很谦虚的,让几位大学士带走小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