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都市 >沪上人家[年代] > 第97章 生意经

第97章 生意经(2 / 6)

计算机的重要输出?设备……”

  1956年,复旦计算机学科便自主建造了,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

  1970年,复旦物理系招收了第一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1975年,复旦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后,复旦招收了4年制的计算机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的学士学位的学生?。

  今年,褚辰知道学校已有招生?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计划。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必将走?进各大高校、各大政府单位和公司,乃至家家户户。

  “昭昭想学吗?”褚辰讲完,问闺女。

  内容太多,昭昭听得大脑宕机:“好学吗?”

  褚辰准备下学期将计算机应用列入选修课:“应该不难。”

  “不是有机房吗,过去?看看。”邱秋提议道。

  褚辰点点头,找人问了下方位,一家四口便过去?了。

  里面正在上课,两人一组每人只?能上机操作15分钟。

  十几个学生?,总共一台计算机,等候在一旁的同学,便用卡纸制作的键盘练习打字,手边放着一本《新华字典》。

  褚辰看每人制作的键盘大小都不一样,便知是孩子们自己?买来卡纸,动手制作的。

  “打字好学吗?”他问靠坐在窗边的一个15、6岁的少年。

  男孩抬头看了褚辰和他怀里的昭昭一眼,复又?低下头,双手快速地敲击着卡纸上的键盘格:“有口诀。”

  褚辰仔细看了看男孩键盘格上的口诀标注,用的仓颉输入法,它是朱邦复1976年创制的,原名“形意检字法”,是一种以?字形来拆字取码的汉字输入法,以?繁体字为主,遵循形码原则,重码率较低。

  配备的口诀,对少年们来说不难,背几遍就记住了,难的是还要学习繁体字。我国从?1956年开始推进简体字的普及,褚辰这?一代从?认字起?就已经在学简体字了,但身边从?不缺以?前的书报、连环画,上面的繁体字看多了,自然认识。

  少年这?一代,可没那么幸运,他们上学时,已身处运动中,几经抄家,以?前的书籍不是被抄走?烧了,便是送进了废品站、造纸厂。

  接触得少了,自然认得不多,遂打字时,时不时要翻一下字典。

  夫妻俩等到?人家下课,才上前找老师询问,孩子报名需要什么条件?

  老师是少年宫旁边三五四三厂的特级工程师,因其厂有计算器相关?产品,所以?他被请来少年宫给学生?们上课,教授二进制、数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