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8)
何止李崇做过?天幕下不少人唾弃李崇这人的同时又咬牙切齿,这种自身没有家室实力,最终功劳全部被上司拿去的事或多或少都在一些人身上发生,无权无势,又能怎么样呢?
虞景洵皱眉沉思,天幕说他们现在不比天幕的未来,难道未来的世界能做到天下再无这种占山为王的强盗吗?
【周韬得知这件事后就心知不妙,但手底下那么多人也不是轻易就能够挪动得了的,而且山上这么大目标,这得往哪儿躲啊?朝廷的人再不靠谱又不是睁眼瞎。
而当时虽然很多人都嗅出了即将天下大乱的气息,但厉帝登基的这一年半载也不可能立马就搞的乱起来,一切都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殷闵会说出那九字真言的原因也一样,各方靠实力崛起的时机还没真正到来,后来不少成势的大佬这个时候也都悄摸眯着呢,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跟朝廷对抗绝对很难,很大概率会被当出头鸟专门针对。
想要保命,那是不是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然而这似乎不太行,哪怕这个时候李崇已经死了,但周韬这个人的存在可是有迹可循的,李崇当初就算没有声张的意思,他那么一逃也成了逃兵,朝廷知道了还能不追究吗?况且鬼知道对方当初给没给他按什么不可饶恕的罪名。
于是周韬一咬牙,决定,打!】
有人听到这里心生同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可不就只能选择孤注一掷了?这周韬被李崇坑到这个地步也是倒霉,竟连投降都不行。”
他们之前还疑惑过楚王为何直接就要聚集人手开打了,而不是先试图招降现在看来,应该是没谈妥才要开打的,这也是周韬没办法投降的原因。
有人反驳:“他遭遇的事再倒霉,也是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轮得到你同情吗?我看剿的好,这人有能力又有地盘和手下,不处置了还不得搅风搅雨?到时候受牵连的又是谁?”
也有人不屑参与这种讨论,既然天幕说了青州是楚王的发家之地,周韬在这里必然掀不起风浪。
皇帝和诸位大臣深吸一口气,不少成势的人都眯着,这个不少到底有多少?
【和平解决不行,那就只有武力分胜负,周韬一窝土匪坐落在山上,但凡想要攻山,多半不能是在大白天,不然人家在山上就跟在站讲台上的老师一样给下边搞小动作的你瞅的清清楚楚的,那还打个锤子,所以自然就要选择在夜晚作战。
可即使如此,殷闵一方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住在山上的土匪作为土著明显比他们了解这座山上的地形,占据地形优势的同时也更加适应环境,毕竟山上难免有一些虫蛇什么的,而他们乍一来不适应环境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