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雪豹(三)(6 / 8)
,埋进妈妈怀里蹭了蹭,看来又做了香甜的美梦。
临近傍晚,喻以筠睡醒了,饥肠辘辘的钻出山洞。
猫科动物吃得多,消化速度快。
尤其冬季,大猫必须大量进食,维持身体热量。
肉鸡脂肪含量少,早已经消化得干干净净。
喻以筠没有惊扰拉姆。
她必须保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才能加速伤口愈合。
跳到峭壁边缘,小雪豹俯视茫茫山岩,熟练地迈开爪子,身影与冰雪覆盖的大山融为一体。
藏北高原的秋天,主要起到一个凑数的作用。
九月还没见底,山里温度一天比一天低,估计过段时间又要下雪了。
足以淹没雪豹的大雪堆下来,猎物会变得更加难找。
喻以筠必须趁着落雪之前,多攒亿些过冬存货。
山里的村民估计想不到,隔两天出现一次的小雪豹,在不偷鸡的日子,都忙着练习狩猎。
喻以筠通过反复多次的尝试,无奈地意识到:对于现在的自己,抓岩羊根本是痴豹说梦。
猪咪甚至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岩羊。
幸好,我们雪豹除了吃岩羊之外,也会吃点儿小零食。
永远年轻、永远喜欢鬼混的喻以筠,仗着自己九条命,整天到处上蹿下跳,摸清楚了周围的地形。
短短半个月,他已经知道哪里有雪莲,哪里有藏红花,以及哪里能找到豹豹喜爱的小零食——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兔。
喜马拉雅旱獭是水獭的远方亲戚,它体形肥胖,四肢短粗,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到4800米的区域。
冬季即将来临,旱獭纷纷藏匿气息,躲进洞穴深处睡大觉。
想找到它们,全凭运气。
运气。
呵,喻以筠哪有运气?
有时候巡山好几天,难得碰到旱獭窝,结果还因为挖得太深够不着。
过去半个月,喻以筠总共抓到过两次旱獭。
一次因为倒霉的旱獭,冬眠太晚。
还有一次,因为窝里的獭太多,把最肥的獭挤出来了。
相比起旱獭,没有冬眠习惯的高原兔更容易捕捉。
众所周知,兔子具备非常强悍的繁殖能力,近亲繁殖也不影响基因。
某片区域出现两只兔子,来年就会有一个兔子王国。
海拔2000米到4000米区域,经常能遇到高原兔。
喻以筠当兽多世,无论去往哪片大陆,鼠鼠和兔兔永远是大米饭级别的存在。
问题在于,高原兔体形娇小,仅能容纳雪豹险险通过的峭壁,对它而言如履平地。遇到个石缝就能躲,抓捕难度比平地上大好几倍。
其次,高原兔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