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4 / 8)
直接道:“应该会派景大人前往,他稳重细致,最适合不过。”
说起景大人,以前在曲夏州的时候,那是能躲就躲,什么事都不管。
自从换了性子之后,皇上愈发重用,说他稳重,更是谨慎,而且办事能力还强。
不出意外的话,跟薛明成一起去沿海开造船厂。
这活确实辛苦,却也是只有心腹之人才能做的。
那景大人自然也要过来商议。
七月下旬,驿馆当中,也就属纪楚这边最为忙碌。
不过纪楚每次来京城,基本住驿馆,自然是不太妥当的。
可别忘了,要不来几年,他就会被封侯。
封侯不止名头好听,该有宅院田地庄户,全都会赏赐下来。
听说礼部已经在着手准备。
估计下次再来京城,就有地方可住了?
除此之外,老家的宅子倒是已经定下,大哥大嫂他们还去看了看,写信过来说,从未见过那么大的宅子,以后一家子住里面,肯定很宽敞,孩子们已经等不及了。
确实,他家人口也多,现在的老宅是有些小。
不过纪楚觉得,这驿馆也有驿馆的好处,不用接待太多人,其实也挺好的。
毕竟来的人太多,他实在有点头疼。
好在马上就要离京,不至于接待太过离谱的同僚。
倒是几个新科进士,找他聊了许久。
说起来,这些进士跟纪楚年纪相差并不大,状元今年二十九,只比纪楚小六岁,完全是同龄人。
他们的问题也很多。
好在纪楚接触的东西多,也能回答一二。
只是越聊,他们对纪楚的敬佩就越深,恨不得直接收拾行装,跟他一起去昌河州开荒。
纪楚听着笑:“去哪里开荒都是开荒。”
“平临国很大,需要建设的地方,也不止这一处,无论去哪都能有所成就。”
没有哪个地方是尽善尽美的。
只要愿意,肯定能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
说完这些话没几日,纪楚跟李师爷等人,便从京城离开的。
跟着纪楚的众人,其中纽海最是感慨。
毕竟其他官吏都是平临国的人。
只有纽海不一样。
不过他对平临国的看法是:“太复杂了,如果我在这,绝对斗不过他们。”
“但这里也有很多好人。”
更有愿意为百姓请命的人,这让纽海平临国的书籍很感兴趣。
为此,纪楚还专门从京城买了不少书回去,各家经典购置了许多。
农业工业要发展,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同样不能少啊。
这一路再回昌河州,其实不用那样着急。
可大家还是不敢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