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6 / 10)
样是他的手笔。”
“他为什么对士兵这样好啊?有什么原因吗?”
“他不是对士兵好。”
“纪大人是对穷人好。”
说话的士兵细数了纪大人的种种,最后道:“以后要是不当兵了,就去追随他好了。”
“他所在的昌河州,听说还有大片空地呢。”
知道这些消息之后,梁得昌便对纪大人很感兴趣,之前听人说,也只是说个大概。
这些士兵们知道得更加详细,让他忍不住记在心里。
也正是这样,在今年秋收之后,面对庄子上管事的恶行,梁得昌便有了这个提议。
“一起投奔纪大人!咱们会种地,有力气,不如去那边讨生活,说不定还有自己的地呢!”
别的就算了。
但有自己的土地。
实在是多数佃户们的梦想。
再加上纪楚的名声,以及梁得昌的宣扬。
还有庄子管事的耀武扬威。
大家干脆带着家当,一起离开庄子!不当什么佃户了!
“你们一个庄子的佃户,都来了?”
怪不得大家互相认识啊。
也是梁得昌行动力强,否则走到半道,都要被抓回去。
见梁得昌点头。
纪楚,李师爷,晁同知,杜通判都有些无奈。
若是一个县里的庄户人家,分散着过来,倒也罢了。
当地衙门也不会太在意。
可这不一样啊。
这是一个庄子直接空了。
估计那位乡绅吓都要吓死了啊。
现在官府管得严格,一个庄子的人都走了,必然会追究其罪责。
而且等到明年种地,要是找不到佃户去做事,那庄子上的地可就要闲置了。
一个是人口丢失。
另一个是土地变为荒地。
都够那个乡绅,以及当地县令吓得冷汗直流。
更别说,这事还瞒不住。
等他们知道,这些人是去找纪楚的,估计原地辞职的心都有了。
因为纪楚肯定会把事情上报给朝廷,还会拦下对这些佃户们的处罚。
纪楚为官多年。
他什么脾气秉性,同僚们会不知道?
不过这样也好。
梁得昌家乡的乡绅以及官员,应该不敢追究他们的罪责,只会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纪楚理清前因后果,直接道:“你识字吗,找你们当中认字的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写下来,再签名按手印,本官替你们做主。”
在对方追究他们没有路凭,随意去往他处之前,先发制人,告他们一状。
这样谈判的时候更简单。
“把大家安置下来吧。”
只是,把大家安置在哪里?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