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3 / 8)
过惊人,太让人惊喜。
就算是飞鸽传书,就算是跑着,走着去传消息都行。
反正一句话。
好消息,就要让整个昌河州百姓,全都知道!
昌河州可以种棉花了!
这个最需要棉花的地方,可以种棉花!
纪大人确实是个能带来奇迹的人!
他真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寒冷漫长的冬天,因为这个好消息,让很多人开始期盼春天到来。
过了那么多冬天,每年都急着春天到来,可也没这么着急过。
在好消息传遍整个昌河州的时候,纪楚已经带着众人,在规划明年的棉花种植了。
急切跟过来的两位县令,直接道:“大人,我们,我们距离州城最近,能不能分到一些。”
“是啊,我们那的百姓都特别勤劳,肯定能种成的。”
不怪他们着急,实在是棉籽有限。
虽然说,等到后年,甚至大后年,那棉籽数量就多了。
可少种一年棉花,就会让当地百姓多挨冻一年。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至于那般着急。
主要是,哪个地方先种棉花,哪个地方就掌握了这次的机遇。
就拿曲夏州的沾桥县来说吧。
人家为什么能成为享誉平临国的棉花大县,为什么那被服作坊如此出名?
就因为在种棉初期,人家就开始了。
还有这次过来的白婵婵白夫子,别看是个女孩子,可靠着种棉的本事,人人都要喊一句白夫子的。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整个昌河州种棉花,都要听她的。
这种情况下,县令自然知道,谁先种棉花,谁家任地就会得到好处。
不然他们这么着急干什么啊。
满打满算,如今的昌河州也就两千斤棉籽。
数量实在太少了。
就算等到明年滇州府来送,时间也有点来不及。
送得少了还行,送得太多,运过来都错过季节了。
所以对整个昌河州一城十二县一个卫所而言。
是十四个地方,分两千斤棉籽。
实在是太少了。
在场这些官吏果然不是吃素的。
经历过能种棉花的狂喜之后,立刻收敛情绪,开始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做。
尤其是本地的书吏差役,几乎把争取棉籽这事写在脸上了啊。
给自己家乡多争取一点是一点!
就连邓融邓将军都看向纪楚:“棉籽如何分配,确实是个问题。”
广宁卫肯定也想要!
别看士兵们已经有棉衣了,但棉花肯定不嫌少的。
眼看众人都要吵起来,纪楚直接道:“明年不分配。”
不分?
纪楚干脆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