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9 / 10)
往关内拉。
而且还派人修了直通关外的水泥路,路修好之后,运送的就不止矿料了,还有各色物件。
关内外互通有无,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早就不再剑拔弩张。
关外有异心的部落但凡看看那坚固的城墙,就知道肯定打不过。
更别说时不时拉出来训练的火炮,听得人胆战心惊。
而曲夏州的工业作坊园火器组,从未停止过研究,不过一部分人已经被调到沿海一带,研究海上火炮了。
宋训导还提到另一件事,那就是工司主事景大人同样升任,直接去的京城。
去工部任职是由纪楚举荐,自然也被他们得知,说景大人极为感动,他贫寒出身,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谁料还能去京城工部做官。
景大人自然也给纪楚写了信,他还把矿路的事说得很清楚,大有不会辜负纪楚安排的意思。
后面的感激自不用说,还讲送了家乡特产,让他一定收下,再说自己到京城安顿好,会第一时间给他写信云云。
看来景大人已经出发去京城了,京城那边的速度还挺快。
不过薛明成的信件里说,他大概要等到七月份才能离开,他身上的差事太多,要一一卸任。
看薛明成的意思,他肯定是要去浙东的,估计也有危机感了。
这人本就聪明,不会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同时又颇有手腕,江南那些豪绅们有福了。
信件里还说,他一定会挑人口众多的家族送到广宁卫开荒,看得纪楚都为豪强们捏把汗。
对此,纪楚只能回复,他一定会好好招待?
薛明成不能直接走的原因,也跟滇州棉有关。
大家都急切等着滇州棉的产量。
像西北棉,如今一亩地的产量基本在一百九到二百七之间,均产基本是二百三。
只要有这个产量,甚至略低一些也可以,那就值得种植。
依照纪楚的印象,滇州棉的产量绝对不会亚于西北棉,而且种植范围极广。
即使心里有数,可该紧张还是紧张。
这东西必须推广,只有推广成功,才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才能救活更多人的命。
纪楚让薛明成一有消息就告诉他。
然后是滇州府的信件。
发现滇州棉的林元志对纪楚极为热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棉花的事也是头一个跟他说,但当时他已经去了京城,没有收到最开始的信。
这依旧阻挡不了林元志的写信热情。
纪楚发现,他这里的棉花进度,似乎比京城那边还要齐全。
从怎么培育,情况如何,都写得一清二楚。
尤其是最近的情况。
按照林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