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10)
漳兴二年,四月初五。
一则从滇州府发来的急报,让内阁极为震惊。
滇州府游门郡云丰县的林元志林县令,派出去搜寻棉花的队伍,似乎找到了当地的棉花。
棉花,上能改变战局,提高经济,下能改变所有人的衣食住行。
就算到现代,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从新皇登基之后,知道纪楚的学生林元志前往滇州府,就是为了寻找新的棉种,便索性加大搜寻的力度。
随着棉花作用越来越大,搜寻的强度也在增加。
纪楚上次面圣的时候,他们还谈论过这个话题。
所以林元志不仅是县令,还能增派人手去滇州府其他地方巡查棉种。
甚至云贵一带的所有官员,难免都抱了这样的心思。
要是能找到新棉种,别说拯救本地经济,也拯救自己的官运啊。
只是云贵地方之大,远超众人想象,山脉绵延不绝,族群之间的相隔也远,想要依靠人力找到一样植物,实在太难了。
毕竟云贵这地方,别的东西或许不多,植被却极为茂盛。
所以找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基本也没什么动静。
也就林元志不一样,但凡空闲出来,一定要去周围去看看,即使跋山涉水也要走一趟。
听说他已经被晒得成小黑人了。
但也是这样,上天才会眷顾他。
“文书里说,当地气候温暖,即便是冬日也不太冷,故而趁着过年放假,便去一个善织布的小族群看看。”
林元志已经习惯滇州府的天高地阔,以及延绵的山路,还有蓝天白云。
不过这次去那善织布的小族群,对棉花依旧一无所获,好在发现当地妇人的织布手艺别具一格,让手下赶紧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卖个好价格。
用林元志自己的话说:“棉花没找到,织布的手艺倒是记录了厚厚一摞。”
不同山上的百姓,都有不同的织布方法,百种千种织法,让布料显得美轮美奂。
林元志觉得埋没了十分可惜,便顺道记录下来,能做个本地的风物志。
除此之外,还把本地植物分门别类,做个总结。
他之前听纪大人说过,这么多动植物,就是天然的自然宝库。
如此大好河山,要利用好了,便是无尽的财富。
林元志刚开始在本地人面前这样说的时候,把大家吓了一大跳,赶紧说:“不能随意砍树。”
“树都砍了,山水的泥块石块都会砸下来。”
“不能竭泽而渔啊大人!”
当地人把林元志当成为了一时利益,乱砍滥伐的官员了。
还好他赶紧解释,说很多植物可以培育云云,总之是可以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