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4 / 7)
亩的田地,是一定不可能的。
人力有限,根本兼顾不了那么多农田。
就算是大量购买农具耕牛,也不可能凭空增加那么多人力物力。
必须要有取舍。
魏镇长这才恍然大悟,他道:“只想着镇里大户们都愿意种油菜,倒是忘了这事。”
今年年初那会,大家都推脱不种。
现在全都改了心意,不仅要种,还要大力推广。
纪楚看着对方,又多问了句:“倘若有人想推了麦田种油菜呢?”
只种油菜本身,或许收入不如麦子。
可要是油菜籽榨油的收益,那就比主粮高了。
难保有人利益熏心。
“确实有人提过。”魏镇长刚说出口,赶紧道,“不行,绝对不能推麦田种油菜。”
纪楚见他明白过来,但还是强调:“魏镇长也是举人,可记得管仲鲁缟之说。”
著名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管仲鼓励本国大量购买隔壁鲁国所产的布。
以至于鲁国农民不种粮改生产鲁缟。
等到管仲不让本国再买鲁缟时,鲁国只有大量布匹,却无粮食,从而大乱。
此时提起,就是防止经济作物影响主粮。
魏镇长清醒,连连点头。
大家都是举人,自己还比纪楚年长十几岁,竟真不如他。
说服了魏镇长,他们魏家镇的事,就有他去商议了。
总之按照规定种植即可。
纪楚也会派人去巡查,如果有人超过规定的数额,那他会让人直接铲掉地上的东西,就别怪他不客气。
魏镇长一抖,再想到纪楚收拾当年赵师爷的手段,知道他言出必行。
“如果按照规定做成了,那磨油的作坊?”魏镇长忍不住道。
纪楚却还不答应,提到另一件事:“你们镇里的路尚且还好,但连通其他村子的路却不成,甚至通往县城官道的,也有些差劲。”
“就算菜籽油在你们那磨好,也要途径县城运出去,到时候怎么办。”
答案便是,修路。
想要磨坊在你们魏家镇落成。
需要达成三点。
一,主粮跟经济作物平衡。
二,鼓励蜂农平衡。
三,修路。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纪楚早就想修路了,要不是没人没钱,肯定提上日程。
现在有人送上门,那还等什么啊。
想薅他的羊毛,一定会被他逮着一顿撸。
魏镇长一条条听下来,只觉得头疼得很,想也知道镇里大户,乃至魏家家族的想法。
想赚钱先出血。
否则免谈。
纪县令绝不肯吃亏的。
可他隐隐知道,权衡下来,还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