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8 / 11)
手,也跟了上去。
她离开广州已经五年,
本来觉得已经有些陌生了……
现在这么走走逛逛,身旁的姚美玉再指指点点的解释几句,
苏甜荔的记忆又慢慢地回来了。
她越走,就越觉得这条路好熟悉啊!
姚美玉说道:“还记得不,前面再拐个弯,就是珠江湾了!以前我们常去哪里摸鱼的!”
苏甜荔当然有印象了。
小时候家里穷,田秀性格节俭,还偏心苏又子和苏天才,所以家里家外所有的活计,全都是苏甜荔和苏倩子在干。
苏甜荔又是姐姐,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养家重任。
不夸张地说,从苏甜荔七岁从老家来到广州,到她十七岁离开广州,苏家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都是她在负责!
可田秀一个月只给苏甜荔十块钱。
苏甜荔精打细算到了极致!
——苏德钧是壮劳力,一个月有四十斤大米的份额;田秀一个月二十八斤大米,加一块儿就是六十八斤大米,八分钱一斤,那就要花五块四;
剩下的四块六,要留两块钱兑成饭票,剩下的两块六再买完油盐酱醋和煤球……就啥也不剩了。
所以苏甜荔带着三妹在厂子后山那儿开了个菜园子,种了大白菜辣椒豆角丝瓜茄子西红柿什么的,平时家里人吃的菜,全都出自那个小菜园。
为了吃上免费的鸡蛋,苏甜荔还养了四只鸡。
但,鸡养在外头,三番四次都连蛋带鸡都被人偷走了!她只好把鸡养在家里的阳台上,又找来箩筐,每天一早,用箩筐挑着鸡,把鸡放到后山去,让它们自己去找吃的,放学后又挑着箩筐去后山,把鸡喊回来。
家里才隔三岔五的有鸡蛋吃。
再就是,她常领着三妹去珠江湾那儿摸小鱼。
珠江盛产鲮鱼。
鲮鱼其实并不好吃。
因为它最大的个头也就二指长,掐头去尾以后还有刺,根本没有什么肉。
但,鲮鱼再没肉,它也是荤菜啊!
所以苏甜荔常常带着妹妹来到水域附近,寻一处隐蔽地,放一个箩筐,上面倒扣一个带着倒口的自制竹盖,再在箩筐里放点儿蚯蚓、虫子什么的。
到了第二天放学后再去看,总能得到不多不少的渔获。
鲮鱼最好吃法,就是熬汤。
掐头去尾清理好内脏,直接放进不放油的铁锅里,用最小的火慢慢焙干、焙到微微焦脆,然后拿出来用擀面杖来回碾压几下,鱼肉部分很快脱落下来,鱼骨则硬硬的。
这时,用手工将鱼肉和鱼骨分离开,再分别收起来。
熬鱼汤呢,必须要在中午做饭的时候,趁着火候大,直接用碎碎的鱼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