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少年时(10 / 11)
鲜血溅到脸上,他却无动于衷,甚至没有擦拭:“你知道我为何不杀你吗?我告诉你……往后数年,你一定会再听见我的名字,金阁榜首、为官入朝、登阁拜相,我会一直一直记着你,而你……只能眼睁睁地在传闻中听着我越爬越高,毫无办法。对了,你千万不要让我听见你何时作恶,要不然我一时兴起,就会回来寻你的。”
他慢条斯理地擦拭着刀锋上的血痕,声音如同呓语:“请你……一辈子都活在这种恐惧中罢。”
那是他第一次动手伤人。
第二日起身前往汴都,他大病一场,绵延良久,此后便很少习武了。
*
周檀后来没有回去寻李明之。
他再也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顺理成章地将这不重要的人遗忘了。
他成为朝野惊艳的状元郎,从老师和皇帝那里听来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外放之时,他在平江府抓到了当年保护宋世翾的景王府死士。
那死士早已隐姓埋名,若不是太过在乎当年周恕和白湫的侍卫递到临安府的那张状纸,也不会暴露身份。
周檀坐在堂前,居高临下地反复看着那张状纸,喃喃自语:“怪不得……”
白湫虽听了萧越的遗愿,绝不将仇恨灌输到下一代,但是在她心中终归是不希望宋昶登基的。
所以她临死之前发现了对面人的身份,蘸着血告诉他“勿入山林”。
州府大肆搜查,一定能找出当时流落在外的景王孙。
景王彻底绝嗣,宋昶一脉便会永坐江山。
“景王……孙?”
是老师护下来的景王后嗣。
他突然觉得十分荒谬,然而还不等他做出反应,那死士便抢过了他的剑,在他面前毫不迟疑地横剑自刎了。
“先生……此事全是我与十九冲动所致,先生若怪,我以命偿之,只求先生勿要牵连小殿下……他还太小,什么都……不知道。”
周檀对着那具尸体沉默地坐了一夜。
第二日他唤人来,将尸体扔到了乱葬岗。
“罢了……”
天道如此,有时并无人做错,只是失去的总是他罢了。
沧海横流,他在春光中大醉,醒来万事俱休。
就如母亲曾经叮嘱的那般,勿入山林,勿念往事。
沧海横流,自守本心。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他孤寂地走在一个人的道上。
直到几年后某一个昏暗的清晨。
周檀捂着胸前刚刚转好的伤口,披着描红绣金的喜袍,踉跄地穿过床前的纱幔,一个女子站在他的屏风前,在他开口之后,投来似曾相识的一眼。
有梦中的蝴蝶飞过困厄的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