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重生架空 >白雪歌 > 第120章 终 ◇

第120章 终 ◇(1 / 5)

百科·周檀

  终·百科·周檀

  周檀(xxx-xxxx), 字霄白,号白雪。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北胤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少年波澜】

  周檀生于胤德帝安悦年间(具体年份不可考,据后世人转引史料, 结合其父身份, 应接近凌霄军萧越将军彭城战死[1]的安悦十一年)的临安, 父为凌霄遗将周恕, 母出身金陵白氏,为世家子弟。

  周檀少时机敏聪慧, 过目不忘,少年得志,亦有过年少轻狂岁月。直至德帝平溪二年,周檀父母双死于贼匪意外, 家门就此败落。十五岁的周檀带弟弟周杨入汴都,投至远亲任家门下, 开始发奋苦读。

  永宁十二年,周檀年满十七,在汴都春考中一鸣惊人,连中三元(三元连中者在科举史中屈指可数, 可考胤史中仅此一人), 拜入时任宰辅顾之言门下,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周檀外放时期,政绩卓著,历任平江签判、扬州通判, 在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官时清名最盛, 据齐人《周霄白考》[2]记载, 其调任时有百姓以万民伞相赠, 在《春檀集》六十九首中,亦有清晰的“不复德音笑姑苏”为佐证。

  永宁十四年末回京后,被授为典刑寺卿。

  【坎坷官途】

  永宁十五年初,胤德帝不顾群臣反对,执意修建燃烛楼[3]于东门,燃烛一案自此而兴。

  燃烛案实际上是德帝猜忌顾之言而开展的朝堂清理活动,周檀作为顾之言的得意门生,下狱受刑,负重伤(此伤延绵日久,后周檀早逝,或与此息息相关)。

  燃烛一案牵连大小官员四百余人,死于狱中的不下半数,顾之言的亲近门生被清除殆尽,只有周檀向德帝断尾求生,写下了著名的《燃烛楼赋》[4],成为其政治生涯中最大污点。

  周檀出狱后一心为孤臣,转任刑部侍郎,立即遇刺,命悬一线,德帝赐婚后幸而痊愈。自此抛弃清流做派,大肆罗织冤狱、扫除异己[5-6](是否能够定性为清扫运动争议极大,一说周檀的永宁清理对象多为朝中佞臣,有五位学者针对此事有专门著述,见文末注释)。

  永宁十七年,宰辅傅庆年在与执政高则的党争中落败,身死狱中,周檀在其中所起作用不详,但应该十分重要,为了平衡朝局,德帝以涉东宫党争为由,将周檀贬至西境鄀州。

  永宁十八年,德帝病重,周檀被召回汴都承旨。德帝驾崩后,时任皇太子宋世琰(后殇帝)篡政长达半年,汴都大乱。周檀一路护送景王孙宋世翾(后明帝)入汴都、平叛乱,并作为执旨首臣宣读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