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重生架空 >白雪歌 > 第95章 不见君(六) ◇

第95章 不见君(六) ◇(2 / 4)

是难以为继。因此闲下来后,他便打算派人出去将江南妥帖地整治一番,杀几个为非作歹的官员,也是对更南边行以威慑。

  这般心思,却不能在朝上直说,以免汴都有人里通外合,提前透到江南那边去。

  当日宫变,周檀手持两封遗诏,一封是宣帝给顾之言留下的,另一封是德帝所书,德帝遗诏写得太过匆忙,没有盖国玺、附相印,除了蔡瑛等人能够证明是德帝所留之外,并无其余证据。

  文武百官能够认下宣帝遗诏,德帝的那封遗诏,众人却三缄其口,不肯多言。

  曲悠当日见蔡瑛手持德帝遗诏在玄德殿中请众人观阅时,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了周檀的骂名来自何处。

  史书中语焉不详的“真假不明”居然是这个意思。

  因为宋世琰在德帝病危时把持内宫,所以宋昶再留遗诏并未取出国玺相印,按照礼制而言,其实是极其不工整的,若是朝中有心,集体静默,不认这封遗诏、另立储君,在历史上亦有先例。

  更何况,德帝的遗诏没有涉及最为核心的事——国本之立。

  想必是先前德帝密召周檀时,问起太子之外的储君人选,周檀便对他说了宣帝遗诏中自有储君考量,于是他的遗诏只是含糊地写了“遵从先帝训示”。

  礼制不全、国本不立的诏书,实在是太容易生疑了,所以后世的史官亦十分纠结,这诏书内容便在历史的传袭中遗失了。

  她通读胤史,自始至终都以为只有宣帝留下了遗诏。

  与她相同,朝中诸臣认下了宣帝遗诏,验身之后恭迎景王孙上位,这是应当之理,可宋昶诏书中的“执旨之臣”是谁,无人有定论。

  政事堂中,蔡瑛是两朝重臣,洛经纶威望极高,苏朝辞声名俱佳,只有周檀就算过了他在岁末的生辰,也不过刚满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居执政之位、又非世家出身,简直是亘古罕见,大胤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年青就居宰执相位的臣子。

  更何况他身上还背着前朝旧案、背着刑部密辛,与前朝良相之死息息相关,既然遗诏含糊,从鄀州刚刚调回汴都之人,为何能进政事堂统领群臣?

  摸清皇帝的脾气之后,参奏的折子像是雪花一般从御史台飞往玄德殿。

  在为德帝置办丧仪和准备明帝的登基大典时,御史台甚至据此为由,上表奏请明帝去周檀的帝师之名,宋世翾被迫改口,从“老师”换成了“先生”。

  他虽有心相护,但周檀却不许他过于偏袒。

  宋世翾自周、苏二人那里学来的为君之道,是善听纳谏、不可偏私,第一次有人在朝上参周檀时,他忍不住出言反驳,罢朝之后,周檀却在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