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5 / 8)
事,皇帝勃然大怒,不仅降罪先三皇子妃娘家,还将原三皇子妃从皇家玉牒除名。
也就是说将军府二姑娘成了三皇子原配,若她生下儿子,就是最为矜贵的嫡子,因为先三皇子妃生的,因为被他们外祖家连累,成了庶子。
这很不公平,可是,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公平可言的。
萧遥放下手中的家书,回想起自己的探子在京城打听到的消息——王丞相和许尚书他们知道皇帝封三皇子为太子没闹,二姑娘为太子妃没闹,在皇帝将原三皇子妃除名,也没闹。
这是很不寻常的。
萧遥不用脑子都知道,那些老家伙心里肯定憋着大招对付她。
至于什么大招,最有可能,便是弄死她。
或者,给她弄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萧遥猜得没错,王丞相和许尚书苦心准备多年,的确是要伪造萧遥通敌叛国的证据,而且即将准备发难。
所以,皇帝指婚将军府二姑娘嫁给三皇子,并封太子和太子妃,又将太子妃弄成三皇子的原配发妻,他们全都忍了下来。
一旦萧遥出事,太子妃便不是太子妃了,最多只是庶人,所以他们忍得住。
此时的金銮殿上,一名官员出列,拿出几份带血的书信呈给皇帝,然后义愤填膺地参奏萧遥通敌叛国,还说他有人证,这些信件,就是那人证带回来的。
皇帝半个字都不信,萧遥在大兴朝位高权重,又备受皇帝看重,有必要通敌叛国?
去了海原国,萧遥能得到现在这地位吗?
更不要说,他原先还提过,让萧遥嫁给三皇子,成为太子妃,将来成为皇后呢,只是萧遥不愿意,所以拒绝了。
下面这些企图陷害萧将军的老东西不知道他曾经的打算,才会捏造这么荒谬的罪名。
官员义愤填膺地参完萧遥,礼部尚书马上出列:“萧将军忠肝义胆,绝不可能通敌叛国!”
周侍郎出列反驳:“大人和将军府素来交好,自然帮萧将军说话,可认证物证俱在,容不得你们开脱。”
又有好几个官员出列附和,并义愤填膺地骂萧遥。
皇帝高坐龙椅上:“诸位爱卿告诉朕,萧将军为何要通敌叛国?”
最先出列的官员说不知,请求皇帝让人证进来说话。
人证叫沈大海,身上血迹斑斑,一派狼狈,他进来死命磕头,听到皇帝问萧遥通敌叛国的原因,马上道:“萧将军认为她的父亲、二叔和几个哥哥都是被自己人害死的,所以要为父兄报仇。萧家三公子出现,她更是下定了决心。”
王丞相出列:“若为权,臣不信,若说这个理由,倒也顺理成章。据说,萧将军这么多年来一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