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2 / 7)
磕头的百官,心情终于好了起来,他清气爽地发作一通之后,沉声道:
“曹奔宣旨——今有方文书、杨方舟等在城门外大声劝降,动摇军心,造成恶劣的影响,究其根由,乃刑部尚书等养而不教之过,故相关涉事官员,全都官降一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刑部尚书的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可是完全找不到话求情,只是不住地磕头:“谢皇上!”
其余官员马上跟着拼命磕头。
跟他们交恶的官员却觉得不够满意,纷纷站出来,要求处罚得更严厉一些。
皇帝难得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地发作平时对自己喷口水的朝廷命官,自然也想处罚严重一些,可惜他自己的儿子也犯了事,他只能手下留情。
不过,即使这样,也够痛快了。
皇帝努力压下翘起来的嘴角,再次在心里感谢了一遍萧遥,才沉声道:
“五皇子身为皇子,却做出此等行径,原该重罚,可由于他积累了不少军功,当中包括识破张余年通敌叛国此等大功劳,特许其将功抵过,罚俸三年。”
没有人有异议,五皇子到底是皇帝的儿子,又立下大功,这个惩罚够了,毕竟其他官员才官降一级。
当然,官拜尚书如刑部尚书,想到自己降了一级,比割肉还难受。
要知道,刑部尚书乃正三品的大员啊,降一级,根本就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风景!
未来要爬上来,还不知要多久,需要什么样的契机呢!
这时礼部尚书出列:“皇上,说到动摇军心,王丞相与许尚书等以为京城会被北戎攻破,迫不及待送走其兄弟子侄并家眷,也有动摇军心之嫌,请皇上处罚。”
五皇子和方文书等俘虏劝降一事,王丞相和许尚书运气好没有被牵连,也不用受罚,这可不行。
不用许尚书和王丞相开口,两人派别的官员,便马上站出来反驳:“皇上昨日已经作出处罚,那便是永不录用无故离京的朝廷命官,若今日再罚,未免过于严苛。”
勤国公上前道:“恰恰相反。方文书等犯错,有刑部尚书等养而不教之过,而王丞相和许尚书等,不仅养而不教,还亲自教他们南逃离开京城,罪状更重,故应该罚得更重一些。”
皇帝虽然被几个派系的官员喷了好些年,可坐在龙椅多年,也有一些心腹的。
此时,这些心腹便纷纷出列,附和勤国公和礼部尚书。
刘御史则厉声道:“昨日老夫到街上走一遭,听到小童唱童谣,什么满朝肱骨,两度南逃,若问气节都几许,满途荆钗。王丞相和许尚书等临危送走家眷的行为,对天下百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恐怕需要数十年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