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有官印(1 / 9)
在顶上魏昌宏和魏太后不悦的视线下,施元夕朗声道:
“学生以为,此事并未跳出常理,朝中取士,本也是为了让所有有为之人,到各自的位置上,发各自的光。”
“如今非常时期,招贤纳士更不该墨守成规,拘泥于门第、世俗及立场之偏见。”
施元夕微顿,目光坚定,不带任何一丝游移:“无论如何,都不该让本可以在各处发挥极大作用的能臣,只能被困于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
在京城这个地界里,别说只是几个六品小官,就算是死了如刑部侍郎那样重要的官员,也并非什么大事。
党派之争下,没有能攀附上大树的官员枉死,或是被无端牵连,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在这个许多人已经对这等事情感觉到了麻木,许多人已经在多年的官场生涯中学会了明哲保身时,施元夕一个还未能出仕的学生,却能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令得无数官员,均为之侧目。
可惜,施元夕目前在朝上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些。
那站在了百官之首的魏昌宏,只轻微侧目,回身看了她一眼,这一眼中没什么情绪,却又好似诉说了万语千言。
二人虽然同站在了一个大殿上,他却似乎低头俯视着施元夕,连带着嗓音,都带着些许的冷嘲:
“你当初自行给出了三个月的期限,如今却又以各类理由,来搪塞拖延,朝廷取士如何,兵部又如何安排,也是你一个国子监生可以置喙的?”
“朝中之事,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便是了……”魏昌宏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冷声说道:
“三月期限内,你若还做不好子弹,耽误了边疆战事,朝中必将拿你问罪!”
莫说是采纳建议,魏昌宏甚至连她提出的话,都不予理睬。
一开口,便直接敲定了她的未来。
可这件事情,到底是在京中流传了开来。
朝中官员怎么想暂未可知,反应最为热烈的,当属那些学子举子们。
“不拘任何,招贤纳士。”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能让大半个京城的读书人都为之侧目。
若说这世上,比屡次不中还要令人感到了沮丧的,大概便是纵有万般能耐,却没有半点用武之地。
磋磨半生,将从前的雄心壮志都给磨没了。
所以,许多出身微寒的学子,于他们而言,此生最好的出路就是攀附上各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