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畏罪自缢(6 / 9)
她眼下说是三个月,是因为三个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国子监的下一次大考,在这三个月内。
国子监生的历事时间,通常也为三个月。
更主要的是,三个月的时长,也足够她把后来的人教会。
“哦?”上首的魏太后显然也是有些没能想到,停顿许久后才开口:“这倒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是与不是,反正魏昌宏所想要达到的效果有了。
虽说这功劳多半在于施元夕身上,可苗易如今还没有完全落马,那他在这个朝上,便还能留有几分颜面。
果然,接下来御史的多次进言,都被魏昌宏不咸不淡地挡了回来。
早朝将要结束之时,也没能将那苗易直接定罪。
散朝之前,许多官员对魏家如此维护那苗易,都颇有微词。
谢郁维见状,目的已经达到,便给御史传递了个眼神,打算今日暂时按下,明日再继续发力。
却不想,临退朝前,徐京何却突然站了出来。
他一出现在朝上,便令许多人想起来,他手里还有建安帝御赐的尚方宝剑。
可惜这次人不在他手里,他根本没有机会动手。
然而,经过上次柴平的事后,徐京何也同样转变了方式,他开口便道:
“战事吃紧,改制火铳又在如此重要的阶段,苗易的罪该如何处理,尚且可以不论,但……”
“兵部尚书的位置,却不可继续空缺。”徐京何那双冷淡的眸轻抬,面无表情地道:“还请皇上早日定下新任兵部尚书人选。”
魏昌宏彻底冷下了面容。
他不想给苗易定罪,行,他们便直接施压,要求换一个尚书。
六部尚书,二品大员,且还跟前线息息相关,这等重要的位置,他怎么可能轻易让出来?
“苗易是否有罪都还未定,徐大人便这么着急了?”
徐京何抬眼与他对视,毫不避讳地道:“是。”
“大战在即,所有的大梁人都无比心急。”他微顿:“倒是魏大人,瞧着不是很着急。”
他这番话,导致魏昌宏最后离开时,脸色都是铁青的。
延误军情一事,眼下直接成为了魏家在朝上不断受制的把柄,只要拿到了台面上来说,魏家一派就占不住理。
虽说魏太后没对更换兵部尚书的事松口,但他们都清楚,继续如此的话,尚书之位换人做,不过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