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直接斩杀(2 / 8)
事上,他表现英勇,救了不少的无辜百姓,事后还得到了方运的嘉赏。
可没过几日,路星奕就自发离开了新兵营。
他是国子监学子,又进了新兵营,本是不合规制的事,可这等事情,若是没有人计较的话,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路星奕还是走了,且没有半分犹豫。
这一段时日,虽说在国子监内还是不怎么听讲,但几乎没有再做过翻墙逃学的事。
施元夕想着事情,进了拐角处,抬眼就看见路边停了一辆马车。
徐家小厮候在了马车外,看见了她以后,往后退了一步,轻声道:“县主,请。”
此处远离人群,位置较为隐蔽。
这辆马车从外边看来,尤为质朴,施元夕登上马车后,那徐家小厮便迅速离开了这边。
马车内顿时只剩下了徐京何和施元夕二人。
施元夕坐下后,神色坦然。
翰林院和国子监,本是两个职权不同的机构,原本来说,徐京何一个司业也插手不到翰林院的内部事宜中去。
可眼下不同。
在科举一事上,他是主考官,代天子行督促、判罚之事,闹出来的事情又和科举有关,他便有着极高的权柄,可以名正言顺地查处翰林院。
而魏家交代给施元夕的事情。
明面上看起来,是在施元夕还没有来得及做出行动时,此事就已经不成立了。
三位老臣公开表明说科考题遭到了泄露,此刻再去做什么栽赃陷害的事,是唯恐这把火烧不到自己的身上来吗?
施元夕用的法子说来也简单,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而于翰林等人的事情上,魏家只怕很难将她与此事联系起来。
她未入朝堂,更不可能插手进翰林院,此事可能会和谢家、徐家相关,但绝对不会跟她这个‘局外人’有关。
唯独比较麻烦的,就是眼前的人。
她在徐京何的面前交代了魏家的事,本质上就是想要借徐京何的手,清洗翰林院。
徐京何占据的位置还有身份,甚至是背后的江南徐氏,都成为了她手里最好用的刀。
当然,此事对徐京何本人也有益处,但便是如此,也难掩她借刀杀人之事。
徐京何会找上了她,也是理所当然的。
施元夕轻咳了两声,开口却道:“魏家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便是想要一举坑害老臣和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