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波澜(4 / 5)
理性的恐惧让林思弦攥紧了安全带,然后眼睁睁看见车头往一棵树上撞去。
出了车祸家里反而消停了很久。每天都有人登门问候,林泓守在母子俩病房,温和地回礼致谢。
病愈出院后,林思弦一月之间学得如何聪明。
在后来的几年内,他在饭局上主动编造吕如清带她去公园,在半山别墅回答姥爷林泓替他修改作业,吕如清把他拎到琴房,他告诉她自己很爱钢琴——最后这句半真半假,在家里练琴时,吕如清会坐在他旁边观看,他的确是爱这两小时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三个人都在努力维系这个完美模型,为事业、为面子、为家庭本身。但就算林思弦再没惹过任何麻烦,也无法阻止它内部的腐化与溃烂。唯一有所改变的是,林思弦如今已经可以告知自己,他对此根本无所谓。
林思弦说了太多谎,以至于他也快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譬如现在,看到林泓即将组建一个新家庭,他依旧能跟照相馆的人聊得有来有回,依旧照常坐在了英语课堂上,他不知道自己是不应该在意,还是真的对此毫无波澜。
临近下课时雨也一直没停。林思弦讨厌雨,只觉得地面在溶解,骨骼也快被浇化。
铃声响了,林思弦听着雨声,在位置上迟迟没动弹。等到周围人走得差不多,林思弦才出声:“陈寄。”
被叫到名字的人回头,无声看他。
兴许是此刻林思弦趴得太低,他看着陈寄觉得对方又高两公分。陈寄袖子半挽,林思弦看见他小臂两道青筋中间有道不长不短的疤。他记得是陈寄修车时弄伤的,但陈寄受伤时一言不发,现在已经愈合了。
“伞呢?”林思弦问。
“坏了,”陈寄说,“放门外被人踩了一脚。”
林思弦打了个呵欠,习惯性道:“你这次别去西门买了,上次我等了快半小时,你就去教务处找他们要一把……”
“我今天有事,”陈寄打断他,“我要跟袁寻出去。”
林思弦有一片刻地错愕,这期间陈寄已经将校服里卫衣的帽子翻至头顶,是一副准备淋雨外出的架势。
这还是陈寄第一次拒绝他。
难得的,林思弦坠入某种剧烈的情绪浪潮里,他甚至没能分辨这股涌流的构成成分,便不假思索道:“你疯了?”
林思弦呼吸莫名加速:“疯了也没用喔,陈寄,我不想重复第二遍,去找一把伞。”
陈寄将最后两本书放进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