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番外三 后世乾陵(完)(1 / 5)
无字碑啊……
“说起这无字碑, 因为在当时的史书中也没有明确地提及理由,在后世流传起了很多传闻。”
“比如说,因为这块石碑之上并不是空无一物, 而是还有图像雕刻在上面,所以有人说, 石碑上的文字其实还是存在的,只是被用特殊的机关隐藏了起来。”
“按照文武皇帝的起居注中记载的趣事逸闻,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解说员说到这里的时候,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会心的笑声。
许昭宁搭着徐慧的肩膀笑道:“你说,如果武周的第二位皇帝陛下能听到后世的评价会怎么想?”
作为开国皇帝的继承人, 武清月无疑是很合格的。
不过在下属留下的种种记载中, 大概是她出名太早的缘故,各方拼凑出的形象好像各有不同。
但她相比于圣神皇帝更为跳脱的脾性, 还是能大略被后人推断出来的。
若是在这无字碑上留下什么谜题,也说不准是能做出来的。
嗯,也算是一种“众所周知”了。
只可惜, 眼下这座无字碑周围增设了数道保护, 防止游人经过, 将上面的石刻壁画都给摸平了,更不可能给人以寻找机关的机会。
徐慧又往那风蚀过后也依然清晰的螭龙图腾看了一眼,徐徐答道:“她若是在意后世的这种猜测,又何必要留一座无字碑呢。”
在解说员口中随后说出的话, 也是她心中对于那两代武周君主更为适配的猜测。
千年的时间, 已经无法让人窥探到当年景象, 只能从史书记载里窥探到一些零碎的影子。
她们这些后世之人也没法准确地猜测, 当武曌在李唐宫变之后没有选择从天后变成太后,而是干脆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朝代, 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她们更无法判断,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被取代的李唐末代君主,李治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在近代的演义小说中,对于武曌的塑造也各有不同。
但无论是被评价为临危受命之人还是幕后阴谋推手,想来已入葬乾陵的那些新时代奠基者,都绝不会在意的。
她们的功与过,都已被记载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便是事实!
虽然此刻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并没有题字的碑铭,但好像在这上面还有密密麻麻难以写尽的文字被刻在上头。
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