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6 / 8)
宗亲逼宫、皇帝殡天之中,剩下的余灰也因那一出出玩闹一般的起兵,变成了被冬日冷风肆意吹散的东西。
现在他们唯一的疑惑,只剩下了一点。
这个新的朝代,到底要叫做什么名字?
这一点,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走上地坛的皇帝陛下举起了第二杯酒,倾倒在了祭坛之上。
“后土敬告,自今日起,朕当任贤尚德,远佞去邪,守土安邦,教化黎庶,以周为国号,改元天授。”
几乎正是在这话出口的时候,各方番邦使臣都跪了下来。
他们之中并非人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到底说了些什么,但他们都得到过武周太子的一个提醒,当祭祀到第二个祭坛的时候,请一定拿出一点诚意出来。
比如说,应和这句敬告后土之辞。
金法敏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更为真切的敬畏之色。
在他成为国主之前,他曾经在李唐的长安城中就学数年,清楚地知道这中原上国若要改弦易辙,到底会遭到多大的阻力。
被武清月让人挟持前来洛阳观礼的时候,他一面在心中窃喜,因为他的知情识趣,没有让火龙出水和神火飞鸦这样的武器落到新罗的地盘上,一面又不免在想,若是这王朝更替之事引发了中原的动乱,会不会也给他带来一场莫大的机遇。
但在各方属国和域外各国的使臣陆续跪倒恭贺,而后便是朝臣一个个应和了皇帝的誓词之时,他看到了画面中央那两双相似又各有不同的眼睛。
他突然打了一个寒噤。
哪怕没有多余的一句话提到,若是相邻的土地上有人发起反叛会落到一个什么结果,那人也一定会变成“守土安邦”之中的牺牲品。
而那些朝臣,若是他们不能去做这个“贤德”,也不妨被打为奸佞,被教化而后选才而出的黎庶所代替。
这便是他们脚下的土地从唐变周之后的事实!
在一道道臣服的目光中,圣神皇帝已经走向了第三座祭坛。
相比于天坛和地坛,这座社稷之坛的规模要小上许多。
在这祭坛之上,也无需三牲酒水作为祭礼。
可它的分量却丝毫也不逊色于前面两者。
只因在祭坛之上早已摆放了从各处汇总而来的五谷新粮。不知算不算是皇帝陛下的专门优待,在这堆垒成山的谷物中,被放在了最上方的,正是武清月打从十年前就开始种植的辽东新米。
而这座社稷之坛上的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