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8 / 10)
李治仿佛在这一刻方才意识到,今日的送葬已经将要走到尾声,而那个被他期许有加的儿子,也即将完全走出他的视线,变成昭陵之上的一座坟茔。
他忽然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只凭借着本能对着身旁搀扶之人答道:“不必多说了,都由天后做主便是。”
他早已将糊名制举取士和珠英学士进入前朝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了天后来办,根本无所谓这其中再有什么调整。
以武媚娘对于朝堂局势的把控,她也显然不会做出什么容易引发动乱的大动作。
糊名已经是创举了,多名女官进入前朝也已是开天辟地之事,其他的就算再有突破,又还能到什么地步呢?
但这件在刘仁轨和契苾何力话中的第二件要紧之事,却显然还能被办得更特殊一些。
天后意图在含元殿上当庭殿试制举之中的佼佼者,以及……
珠英学士之中通过了考核之人!
------
“我到现在方才知道,为何天后要让珠英学士的选拔考题,和制举相仿了。”作为太子属官的韦思谦在听到这出消息的时候,不由面色一变。
此前刚刚看到这个规则的时候,太子还在说,这是为了不让官场之中忽然涌入大批女官,造成失序的场面,考核标准从严,也不容易让言官找到弹劾的机会,但今日看来,分明不是这样的!
这是天后在为这些女官造势!
她甚至在公布这条消息的同时,便将那些有资格参与殿试之人的答卷和制举学子的答卷张贴在了一起,以示其中的选才公正之道。
如果说原本这朝堂之上只有寥寥数个标杆,还大多是依托于安定公主的门路才能有所成就的话,现在就显然有了不小的变化。
若是不算选题自由的话,糊去姓名,谁也无法分清,这些未来的珠英学士在答卷上到底和那些新科进士之中的佼佼者区别在何处,其中的有几份答卷已先一步被天后拿给有司看过,更是在针砭时弊上写得更为详尽。
何止是“无不及”,简直就是“有过之”。
有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有谁能对天后的这等举动做出驳斥?
总归那些珠英学士很快就会真正站在朝堂之上的,现在只是稍稍提早了一点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呢。
目前最有压力的,应该是那些才通过了制举卷面考察的人。
而对于那些在珠英学士选拔中已有卓越表现的人来说,既然选择了前来应试,就不必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