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8 / 11)
了。”
她语气中的杀机一闪而过:“这三年间天灾不断,各地官员之中尸位素餐、救灾无能者数不胜数,世家贵胄趁机夺人田地,收留逃民之事同样不少,合该选拔出一批官员来替换掉他们。”
这也确实是做出内政改变的最好时机。
外患暂时被压制了下去。先有大贺氏遭到迎头痛击,后有吐蕃被俘获五万降卒,其他各方若不想重蹈覆辙,就应该认清一个事实,大唐再怎么遭灾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百姓既为灾情所扰,又为均田制府兵制的弊病所困扰,在等待着旱灾消退的同时,也期待着大唐的统治者能做出种种改变。
一时之间,屋外的晨光已透过了窗上薄纱,照在了天后陛下蓄势待发的眼神之上,“我会向天皇提议,发起科举糊名,无论成与不成,都要以此为饵,让天皇看看……太子的表现。”
一个真正能够担负国之重任的太子,是认同这套规则也好,是不同意这套新方略也罢,到了今日这样的年纪,他都该当有一套能在御前对答的策略了。
但以太子的表现来看,他恐怕连他该当从何人的利益诉求来评判此事,都还分辨不清楚。
就看,他能行差踏错到哪一步了。
“你这是干什么?”武媚娘话音刚落,就见女儿已冲到了她的面前,仿佛完全不知道自己今日到底有多大的力道一般挂在了她的身上,在揽住她脖颈的时候也将脑袋靠在了她的肩头。
若非安定对于力道的控制自有办法,她都险些被这一出俯冲直接撞倒。
可还没等她将人推开,她便觉得自己的颈窝忽然有一点湿意。
武媚娘神情一滞。
那是一滴眼泪落了下来。“你……”
“我前几日没回来的时候委屈。”李清月抽噎了一下,“现在阿娘主意已定,没偏袒我那没用的大哥,那我现在补上真正的哭诉,总不算是在有意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了。”
武媚娘好笑又心疼地拍了拍女儿的后背,“你都多大的人了。”
李清月一边理直气壮地答话,一边抹去了自己因为等候一夜的问题终于等到一个答案的眼泪,“我十八,有什么问题吗?”
按年纪算,那确实是没什么问题。
但若是让外人知道好好一个才领兵打仗取胜而回的大将军,在外面驯服了吐蕃主帅,在家里跟阿娘哭鼻子,这多少有点不像样了。
好在安定也就是在方才情绪激动中有点失态,在洗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