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11)
吐蕃对于邻居的关注其实并不小。
他们有图谋兵进中原的野心,便必须对大唐在四方战事之中的结果格外关注。
此前因为大唐意图先解决东路的隐患而放弃支援吐谷浑,禄东赞还笑话过对方的短视。
可他想不到,正是大唐的这对帝后将谋划人心的手腕对子女言传身教,正是那东路的战事对一位天资纵横的将领起到了磨炼实战的效果,以至于这位确实领有灭国之功、而非有幸沾了苏定方之光的唐军新秀,在今日变成了对他索命之人!
也好,这样也好。
他如今也算是死了个明白。
只是若能求活求和,总还是要试试的,毕竟在大唐与边境各国的历年表现中往往有宽恕之举,而吐蕃如今所做的,也不过是对吐谷浑发起了进攻而已!
为何他必须死?
在他的对面,李清月手中的弯弓依然紧绷,不曾有片刻的松懈。“大唐不需要一个屡次图谋挑拨西面局势的邻居,这就是我的答案。”
“有些人只擅长于反叛,这样的人走不长远,但有些人擅长从别人的反叛中寻找成长获利的机会,这样的人就很可怕了。”
很显然,禄东赞是后者。
“不过若是大相觉得您死在此处过于草率的话,您大可放心,在您死后,李唐天子必定会送交国书于吐蕃赞普、大食国主、吐谷浑国主以及周边诸多小国的国君,问问他们,您是否当杀。”
“也问问,他们想不想要吐蕃有这样的一位大相主持朝政。”
禄东赞脸色一黑。
他是没想到,对方不仅战术水准高超,论起嘴皮子的工夫也一点不差。
在大唐打出的战绩面前,这些人绝不会说,唐军擅杀吐蕃大相有所不妥。
否则谁知道唐军会不会选择将下一个进攻目标选为他们。
那位一直为禄东赞所控制的吐蕃赞普,恐怕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撇清对方和吐蕃的关系,以图换来亲自主宰政权的机会。
而吐谷浑的认可,更是足以让此战变得足够正义。
在他略显阴沉死气的目光中,对面的少年人却是越发有种英姿勃发的意气,“我倒是很想将您带往长安献俘,甚至是将您在昭陵面前展示一二,也好让祖父知道,当年和他争锋的松赞干布过世后,吐蕃又出了个野心不减的人物,但也并非我大唐的对手。”
李清月深表遗憾地接道:“可谁叫您太能跑了呢。”
这沿途千里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