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听套曲似曾旧相识,说塌房盈利两重天(2 / 8)
众看客顿时沉迷于女伶的表演,等女伶唱完尾声:“一担相思自摇撼,我和你两家担由自难担,将一个担不起担儿却怎生分付俺。”
这套曲唱的是女子在元宵节看到别人成双成对,“两口儿家携着手看灯”,“一对小小夫妻送的来他羞我惨。娇娇媚媚”,甜甜蜜蜜。
她的情郎不在身边,“我则落的眼儿馋”,是元宵闺怨之曲。
“分付俺”字唱完之后,连微弱的月光也熄灭了,戏台第三次陷入黑暗,美妙的歌声和剪影一起消失,看得台下的看客们是欲罢不能,方才又一个梦!
红霞这个戏痴看入迷了,梦醒之后,才发现自己听落了泪,就拿出帕子擦泪。
如意在听这套曲的时候,看着戏台楼阁上的女伶剪影,听着女伶的声音,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来。
帚儿。
声音,面部轮廓等等,都似曾相识。
但是仔细想想,这绝无可能,帚儿是东府侯爷的侍妾,东府已经开始收拾院子,帚儿即将过明路,成为东府的新姨娘。
这是教坊司乐官臧贤的悉心培养的女乐私班,今年大朝会上一演成名,帚儿怎么会在女乐里头呢。
不可能,只是相似而已吧。
如意将帚儿赶出了脑子,继续听戏。
戏台上演的都是套曲,且一幕幕都是重要的节日,从新春伊始的元宵节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结束,中间有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等,每一个节日唱一套曲目。
用华丽精致的戏台布景将看客们沉浸在一个个节日的气氛里,身临其境般,仿佛自己就是伶人,伶人就是自己。
甚至清明节的时候,伶人唱《越调.天净沙》,“碧桃花下帘旌,绿杨影里旗亭。几处莺呼燕请。马嘶芳径,典衣做清明”时,戏楼居然开始下起来微微细雨!
这当然不是雨,又是戏班布景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站在高处,往观众席里喷洒细密如雾般的水珠儿。
这细雨恰到好处,既让看客们体会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又不至于把看客的衣服弄湿。
等全部唱完,遮挡窗户的窗帘蓦地全部拉开!台下的看客们如梦初醒,都像是在刚才短暂的时光了过了一年似的!
“唱的好呀!”红霞蹦起来鼓掌,若不是包厢离戏台有些距离,她都想往戏台上一把把的撒钱呢!
散席的之前,有人端着铺着红绒布的托盘讨打赏,红霞如意胭脂三人掏出钱袋,准备给打赏,尤其是如意和胭脂